而廉中(海门书院)创建直到5年前,确实是国内少有的好学校。不过与风水无关,尽管当年建校时,确实以风水择位(当年校门出去不远就已经是海了,这个也是当时校名的来由)
据爷辈们口口相传中得知,从书院创建开始,师资力量都是非常强的,民国以前的老师都是科举不中返乡的考生,虽然落榜,但怀才不遇的不在少数。不论在品德和学识上,都可以称之为教师之典范。民国以后,就有据可查了,因为民国后期刚好是我爷爷就读的年代,当时的老师都是清华北大毕业返乡或者分配过来的居多,师资力量也就可想而知了。我爷爷说有一年他和其他班上的同学打球,发生了争执,打架了,滚到了学校里的防空洞里,当时从哪个学生身上掉出来一把驳壳枪(了解历史的朋友应该知道,那会能有把驳壳枪的不是一般的群众,也不是一般的非常人),后来得知,这个学生是GCD的地下党员。也就是说,廉州中学曾经是一个发展地下党员的区域。这么说大家也应该想到了里面的学风是怎么样的了吧。再后来就解放了,由于当时的教师配置并没有过多的改变,所以也就一直延续着廉谨的校风。文革期间咱就跳过吧,有点年纪的人都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没年纪的人我说了也没人信。直到90年代开始,准确来说应该是94年开始,合浦有少数暴发户了,入学的那批学生里,出现了仗势欺人的害群之马,91年到98年入的学生都应该知道详情。开始动不动就叫社会上的哥们放学后就等在校门口等着打架或者勒索。不过这些和03年以后入学的学生相比,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了。最近这几年,廉中的校风也是一日不如一日,大家有眼见了。从老师到学生都是如此。
说了那么多,不是想说我的母校有多差劲,而是想说学校如何和风云没什么联系,都是历史造就的结果。还有楼主发的那个图,说什么笔架方案砂,说的那2棵树,真是笑死人,那两棵树中间本来有一栋楼,就是原政教处,不良少年经常去喝茶听课的地方。那两棵树我都从小看着它长大的,一到周五下午乱到我们班值日搞卫生就去浇水了。后来我毕业后,原政教处拆了,两棵树没东西挡住了,台风就把其中一棵树给吹歪了。那个钟楼是后来建的我就不清楚了,反正和风水无关。我看楼主写的东西真的好搞笑。可笑
[ 本帖最后由 pyc624 于 2011-10-11 01:53 编辑 ] 有道理!怪不得廉中老师待遇每况愈下,但跟其他同类示范性学校高考成绩比较仍保持优势,原来跟风水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