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泽明步 发表于 2012-12-1 14:55:49

中国式买房:中国式购房者历来是重“买”轻“租”的,这也会导致市场供应、需求结构

中国式买房,是针对中国现在居高不下的房价应运而生的特殊现象。中国民众在居高不下的房价面前,为了买到一套适用的房子而不得不变成了“经济学家”。他们的初衷就是为了能买到一套适合自己的房子。然而,买房的种种不省心和复杂性也成就了中国式买房。

被一连串分析楼市的数据和观点搞得有点晕的购房者则被戏称为“中国式买房者”——普通市民都成经济学家了。其实,一个普通市民消化不了复杂的经济大道理,他们的初衷就是为了能买到一套适合自己的房子。然而,买房的种种不省心和复杂性也成就了中国式买房。

由于传统的观念,中国式购房者历来是重“买”轻“租”的,这也会导致市场供应、需求结构的畸形,而且往往很多置业者喜欢一步到位,尤其是对于年长的购房者来说,这种想法更为偏重。对于普通工薪阶层,买房意味着倾入几代人的积蓄和努力。由此,正在或者即将购房的置业者需要量力而行,步步为营不失为一种策略,一步到位也并不是必须的。​

中国式买房之新上海人:“买房就是熟悉上海的过程”
  曾几何时,租房生活是小林坚定不移的选择,作为新上海人,小林大学毕业后七年多的时间里都是选择租房。随着步入婚姻殿堂,租房这样不太稳定的生活方式显然已经不适合他,原本一直抱怨房价贵,觉得租房经济划算的小林也不得不开始四处看房。四五个月的看房过程也让他重新熟悉了上海。
  “不去看房怎么买得到房”
中国式买房  小林买房伊始就确立了总价原则,根据当时手头的情况,他确定自己可以接受的总价在120万-140万元左右,极限价格是150万元,无论如何都不能突破。“我是首次购房,所以不存在限购的问题。”

应该没有哪个国家的老百姓像中国的民众一样关心经济,连每个月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等一系列经济专业用语数据都追踪着报纸网络而了解得清清楚楚。一个普通老百姓而已,了解这些数据干什么?当然不是为了做研究,很大一部分人是为了买房。这听起来很搞笑,可事实上,身边很多这样的购房者,不信你问问。这几年来,随着房价攀升并持续高企,很多人买房不再仅仅是因为居住需求迫切,更多的是解决恐慌,担心货币贬值,担心房价更高……加上政府的干预,各种调控政策的限制,于是,国民的买房越来越复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国式买房:中国式购房者历来是重“买”轻“租”的,这也会导致市场供应、需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