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1”户型在合浦大行其道,楼盘“送面积”是馅饼还是陷阱?
在合浦的不少楼盘,在巨型广告条幅上书都写着"N+1"户型、“买房送一房”这些内容。即便是没有拿"N+1"户型作为售卖噱头的开发商,其在售楼盘也都有类似送面积的产品,并作为“抢手户型”推荐给消费者。在售的很多楼盘就将80多平方米的2+1户型作为了其主力户型进行销售。 “N+1”户型在合浦如此普遍,那么开发商为何这么“大方”,说送就送呢?赠送的那间房子又为何不计入购房面积呢?到底何为“N+1”户型呢?所谓的“N+1”户型,是赠送面积的一种手段。简单而言,“N”就是房产证上你所购买的房间数,“1”则是不计入产权证的一个空间。关于“1”这个房间,消费者购买的房子面积只有支付了房款购买的产权部分,开发商所谓的赠送面积并没有计入购房者的产权范围,购房者只有使用权。
“N+1”户型就是在产品报建的时候房子之间形成漏空,在这些漏空上搭建承重梁,或者是拉高一层空间的高度,进行分隔。当产品接受完规划验收之后,再将这些漏空区域封闭起来,就形成所谓的赠送的一个房或者是将拉高的空间隔起来形成两层的设计。
除了“N+1户型”,入户花园、内庭院、大阳台、卧室飘窗等都是普遍的赠送面积形式。但是送露台送入户花园,其实不是送,法律规定露台和入户花园计算一半的面积,对于我们消费者而言,赠送1间房子的“诱惑”无疑是难以拒绝的。“N+1”之所以广受青睐,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首先,通过赠送面积扩大实际使用空间,实际房屋单价就被摊薄。其次,税费、物管费等费用按建筑面积计算,赠送的面积可以减少居住成本。
“N+1”户型对开发商而言也是产品获得市场关注的一个手段。同一个区域,“N+1”的项目肯定会得到更多的市场关注。价格方面,开发商送的面积价格一般相对要低。因为开发商在送面积上只涉及建筑成本,只要把建筑成本摊到价格里就行了。所以,购房者如果买了赠送面积多的房子,就相当于用更低的价格,买到了更多的使用面积。
因此,即便是没有产权,我们作为购房者也乐于接受赠送面积,因为这些空间在自己房子内部,虽然没有产权,但丝毫不影响使用。
“N+1”户型对于消费者的诱惑着实很大,但也有不少购房者认为,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种“诱惑”只是开发商一种经营手段而已。N+1”户型大行其道的今天,楼盘“送面积”是馅饼还是陷阱?大家进来侃侃吧!
对于“N+1”户型及其它送面积的现象,本质是变相提高了楼盘容积率。对消费者而言的“送”,不过是开发商为了获得溢价而使用的营销手段而已。 开发商加建了“赠送面积”,总建筑面积增加,容积率相应提高,绿地比例减少,人口密度增加,各类公共设施使用率增加,使用寿命降低,业主整体的生活环境和品质都会有所降低。又由于容积率与土地出让金的多少有关,调高容积率需要补交土地出让金,办理规划变更手续,部分“赠送面积”是开发商未经调整容积率违建而来的面积,开发商提高了容积率却没有补交地价,导致了国家财政收入的流失。 容积率一定的情况下,1栋30层的楼房通过这种n+1的方式偷减的面积完全可以增多1-2层房屋 宁可租房也不买套间。要起就自己买地起。 羊毛出在羊身上 现在合浦80%的楼盘都推行N+1户型,看起来还不错,有个随意变动的房间 据我购房亲身体会,这种N+1完全坑爹。现在还没收房,但确认的有一处小的生活阳台己经是少了点面积,纯目测可得出的结果可知少得厉害了~开发商很擅长在误差+/-2的这个上面作文章。而且N+1加出来的那个1多数是靠节约别的空间省出来的。收房时我得自个量下实用面积。我在深圳的60平小两房居然跟合浦的2+1的85.6居然内部空间几乎一样,60平除去电梯房公摊房产证上套内面积是48.7。而合浦85平的除公摊仅有72平,72-48.7=?,这些多出的24平空间到哪去了?阳台,卧室,厨房都不比深圳60平的大,仅有厅稍为大一点。
我仅怀疑一点,深圳的套内面积不算墙体厚度,合浦的购房合同上是明确的算墙体厚度~
只有收房时实地测量才能知道结果了。 还有一种坑爹的方法,很多楼盘都标层高2.8m,其实没有一个是足秤的,有过份点的甚至做到2.6m给你,20cm,一套房可省多少?平均一平米的墙体的造价怎么说也得要个200以上吧~
自建的还好,可以现场监督,商品房就只有逆来顺受了~ 营销手段千变万化,要擦亮自己的眼睛!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