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后才发觉被“一房一价”忽悠了,该怎么应对?
“一房一价”是指开发商必须“明码标价”,在售楼处张贴每套房产的价格等相关信息,包括基准价、浮动幅度、综合差价(楼层、朝向、环境等)、销售单价、总价等具体情况,公示后不得擅自上调,且新房的销售价格不经物价部门核准不得销售。“一房一价”的规定,应该是有利于购房者的利益,不过,并非每一个开发商都遵守这个规定。购房者如果遭遇了开发商在核准价格的基础上上调了的情况该怎么办呢?律师通过解析案例,就“一房一价”忽悠情形,认为购房者有权拒绝履约。被“一房一价”忽悠 开发商拒退多出的钱,去年年底,我伯父根据合浦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公示的“一房一价”信息,购买了该开发商开发的某楼盘一套商品房,面积117平方米,总价36万元,大概一个月过后,我与朋友谈话间偶然得知,有人几乎与他同时在该楼盘购买的面积、结构、方向、环境均与他完全一致的房屋,每平方米的价格却便宜200多元!
于是,我伯父再三追问开发商,终于得知:开发商为给自己留下讨价还价的空间,故意在物价部门核准价格的基础上将房价上调了6%,我们一直不明真相,由于过度相信公示信息而被开发商所谓的“一房一价”所忽悠。为此伯父还要求开发商退还多出的房款,但遭到拒绝,他们给出的理由是他们并未强迫我们与之签订购房合同,在合同已经生效并履行完毕的情况下,购房者无权反悔。问下大家这样的情况,开发商的理由成立吗? 很多房价都是虚的,整个中国都在炒房价,拉大贫富差距 这是市场上很正常的营销手段,去年某购物网站就用得泛滥成灾,先升价再打折,实际一样 JS当道,乱标价格,有关部门不要放着不管啊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