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买房有诀窍,巧借天气条件来选房
俗话说:“大暑接小暑,雨多灌死鼠”,每年七八月份是降雨最为集中的时期。关于楼房漏雨,小区积水的问题也成为市民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有人戏称“你们小区‘淹’了吗”和“去XX看海”成为大家见面的问候语……那么夏天选房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隔热设施需关注
炎炎夏日,隔热问题至关重要。也是购房者在选购楼房时首要关注的。虽然现今大多数住宅根据国家有关规定都设置了隔热层,但若房屋侧墙朝西或者室内朝阳面的窗户大或者数量多,都会影响到隔热效果,因而购房者应仔细挑选,否则会影响生活舒适度,使用空调时也将更耗电。
防水排水要注意
雨天同样会带来屋子防水、房屋小区排水问题。选择住宅的时候,首先一定要将小区的公共设施考虑进去。看小区道路环境是否良好,是否会因为夏季的特殊天气带来雨水难排情况。对那些容易出现渗水的地方比如阁楼楼顶要多加注意,并要留意楼房的雨水管道是否完好、畅通,以免雨水渗入屋内。
通风情况实地看
夏季是检验通风性的最好时机。购房者需实地去考察、感受下。楼间距、楼体分布会影响风路畅通,甚至形成风向死角;而户型是否敞开,周边有无遮挡物也需要购房者去实地探个究竟。
防潮问题应检验
夏季雨水充沛,关注室内防潮问题也很关键。夏季是检验房屋防潮水平的最佳时期。若此时去看没问题,那说明该房子防潮方面已做得很到位。一些家中有老人小孩的家庭往往偏向于购置低楼层的住宅,而低层接近地面,周边管道井较多,墙皮和楼板防潮问题就更为重要。 电容量大小要关注
夏天是用电的高峰期,各种家用电器的使用频繁,使用电量达到空前高峰,如果住宅的供电容量太小的话,许多方便日常生活的家电用品就只能歇业,变为生活的累赘。专业人士提醒购房者,购房之前必须先弄清楚住宅供电容量的问题。
采光如何得考量
采光,是房屋的“灵魂”,不要迷信数据和售楼MM的说辞,最好自己观察。因为采光的数据是针对楼房整体而言的,而置业者购买的是整体中的某一个。换言之,假设一栋楼中只有一户是挡光的,从整体来看,这栋楼存在日照问题的房屋只是1%都不到,而对于购买了这户的业主而言,他的房屋存在的日照问题就是100%。更重要的是,夏季选房,在考察楼间距和房屋采光时,一定要“打折看”。因为根据常识,夏天的太阳高度要比冬天高,所以夏天采光很好的房子,并不代表冬天也一定好。 夏季常见的大雨对于新建楼盘而言好比“大考”。对此,我们的购房者应该如何选房、购房?要点有:
1.车位选择。可设置上坡、再下坡的坡型停车场出入口,以避免雨水渗漏;观察车库进出坡道两头有没有设置排水道和集水坑;每个集水坑至少要有一个抽水泵;负责任的物管能让地下车库在遇到暴雨时正常排水,再不济也能及时通知业主将车移出。
2.户型选择。底楼下沉式户型被雨水浸泡,开发商是否赔偿要看合同如何界定;看小区雨水口内管道走向,检查下沉空间的雨水管接入高度,以防倒灌;雨天观察下沉式庭院排水情况,在庭院周边做排水暗沟;下沉式建筑防潮很重要,可使用防潮材料进行防护. 3.水景房的选择。如果项目符合规划设计条件,业主受灾,开发商可不承担责任;应保证靠近河边的区位有防洪措施;小区出入口不要临近河边;可将临河绿化带做成坡地。
4.楼层选择。顶楼漏水与施工有很大关系;一般顶楼的防水设施至少要做两次,最好做三次;顶楼的大忌是隔热和防水性能不好;买顶楼选雨天,看雨后的渗水和排水如何。
5.物管选择。目前没有专门的小区防内涝标准;开发商应自觉规划设计建设小区防涝系统;若由于设计或施工问题引起小区排水不畅,开发商应承担业主损失赔偿责任;可查看物管维护记录,物管方应对小区下水管道定期进行清理疏通、维护。 购房者不会因为炎热的夏季,而放缓看房脚步。 但由于白天过高的温度和过强的紫外线,因此购房者们都选择傍晚和晚上看房。但如果您真的想选购一套优质的房源,那最好选一个晴天,在早上9:00之前和傍晚各去看房一次。
夏季与冬季不同,对环境、卫生、通风等要求更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帮助您在夏季选购到优质房源.
1,采光情况
上、下午各看一次房,为的是观察房屋的采光及日照情况。早上可考察房屋的自然采光,而傍晚看房则是查看房子是否有西晒的好时机。
2,周边环境
一要留意生活垃圾的处理点和大排档小吃店等是否影响居住。另外还有光污染,现在很多高层住宅、写字楼的外墙装有反光玻璃,最好能远离反光玻璃所反射的眩光。
3,园区卫生条件
现在小区花园流行园林水景,有利有弊。比如有死水构造的水景经过一定时间水质就会变坏,加上炎热的夏季小区青草绿叶繁茂,若管理不好,夏季可能会滋生细菌、蚊虫、苍蝇等,破坏生活环境。另外,注意观察垃圾是否及时清理,清洁的生活环境更利于身体健康。
4,能否及时排放
选择住宅时要看周边的交通情况和道路环境设置是否良好,是否会有由于夏季特殊的天气情况带来的交通拥堵或者出行不便的情况,以及雨水难排影响出行和生活问题。另外,检查楼房的雨水管道是否完好,能否保证雨水的及时排放,避免雨水渗入屋内。
5,室内防潮很关键
一般底层接近地面,周边管道较多,墙皮与楼板防潮问题更为重要。对于底层管道返水问题,要仔细察看底层管道是否加粗或进行了其他技术上的处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