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3-9-18 01:51:48
毋忘“九一八”,纪念在抗日战场上浴血献身的合浦人
远方的天平
发表于 2013-9-18 07:59:17
不忘历史。
ゞ心随流水ζ
发表于 2013-9-18 08:22:04
勿忘国耻!
牵着线的风筝
发表于 2013-9-18 08:24:24
大禾
发表于 2013-9-18 08:27:07
阜民路?
5620008
发表于 2013-9-18 08:29:16
还我钓鱼岛!
无奈之人
发表于 2013-9-18 10:21:33
今年九一八无见拉警报。
梧桐树上
发表于 2013-9-18 10:52:53
合浦应该加强纪念烈士的宣传教育。而不是清明开个会搞个仪式而已。
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3-9-18 10:57:38
“一·二八上海淞沪抗战”的合浦籍十九路军将士十二名京沪卫戍总司令官:陈铭枢,“一·二八上海淞沪抗战”,打出了十九路军的抗日军威,打出了中国人民抗日救国的勇气,打破了日寇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嚣张气焰,揭开了全民抗战的序幕,大大提高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使中日全面战争延迟了五年,为中国抗战赢得了时间。在这场揭开了全民抗战序幕的,作为十九路军成名之战的战役中,这个十九路军中将领群体代表就是陈铭枢将军。陈铭枢因调停“宁粤合作”成功之功,获各方推荐任国民政府行政院代院长。1931年12月28日,经选举任国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长兼交通部长。此前所兼各职不变。陈铭枢还兼任京沪卫戍总司令官,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陈铭枢准确地把握调停“宁粤分裂”之机,将十九路军调入京沪一带布防,并促使蒋介石答应了扩编十九路军的两个条件:一是扩编多一个师,编号为七十八师,师长为区寿年,旅长为翁照垣、黄固,辖六个团。二是中央每月拨一百万元经费给十九路军。至此,十九路军已是今非昔比,不但拥有六十、六十一、七十八三个师,韩德勤的第二十五师也拨归十九路军指挥。并且又用获得的军费购买了大量的,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德国造”机枪、步枪。十九路军由一支历年转战,处于蒋、汪两股势力对峙夹缝中生存的杂牌军,由此成为雄踞京沪的精锐之师。因此才有了稍后“一·二八”淞沪抗日的辉煌悲壮。陈铭枢运筹帷幄,善于把握时机,下令将时在江西与红军作战的十九路军调到京沪(南京至上海)设防。3万余人的十九路军当即从江西吉安开拔,当月20日抵达沪宁一带,防线沿京沪铁路摆开,可谓是严阵以待,举足轻重。这就是十九路军进入京沪的原由。因此成就了十九路军的英名。京沪卫戍公署参谋长:邓世增号益能,合浦南康(今属北海)人。1908年加入苏慎初组成反清暴动队,展开对驻守合浦的清兵的袭击。1923年6月任粤军第1师炮兵营营长,1925年2月任粤军第1师2旅4团团长,7月任国民革命军第4军11师32团团长,1926年任第4军11师副师长,同年兼任钦廉警备司令,1927年5月任广州警备司令,同年冬任第4军参谋长,1928年任第8路军参谋长兼任广州卫戍司令和广州市公安局长,1929年春反蒋失败逃香港,1931年11月任京沪卫戍司令长官公署参谋长,1932年任福建绥靖公署参谋长,1933年11月任福建人民政府第19路军副总指挥,失败后逃往香港,1937年5月任中将,1938年春任钦廉地区游击队中将司令,9月任广东省第8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十九路军驻广州办事处主任:沈载和,(1889—1951) ,别名以甘,白沙乡那郊金花塘村人,就学于乾体学堂。民国8年毕业于广东省政法专门学校,后到粤军陈铭枢部任职。14—17年先后任广东省三水县、开平县、封川县县长。后调任广东省印花税局局长。18年4月,任广东省银行副行长、行长,25年辞行长之职。淞沪抗战时曾兼任十九路军驻广州办事处主任,积极为与日军浴血奋战的十九路军筹集军饷。尔后,多方集资创办国华银行。总行设于上海,在汉口、广州、香港设分行。初任银行总经理,31年起任董事长。解放战争期间,总行董事会迁到香港。这期间,在香港的中共党组织和民主党派经费有困难时,沈利用在港金融界的关系,曾给予帮助。32年陈铭枢、谭平山等人成立“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时,也曾给予资助。1951年5月6日,在香港去世。
广龙
发表于 2013-9-18 10:5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