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摊面积多少算合理,买房勿入公摊盲区
年底促销风潮兴起,不少楼盘使出各种招数来推荐自己楼盘的优势。具有低公摊面积、高使用率等优势的楼盘,更是不遗余力地向公众计算其实用面积单价来吸引客户关注。
在看房过程中,绝大部分销售人员都会大力地向看房者鼓吹赠送面积之大,甚至比公摊面积还要大,但关于公摊面积是多少,公摊面积由哪些部分组成等等,销售人员一般都三缄其口。尤其是对外宣扬一梯一户或是两梯两户的高端小区时,动辄便有30到40多平方米的公摊面积。
公摊面积增大,也就意味着每个住户的套内面积变小,不少购房者会认为选购公摊面积大的产品不划算,认为自己白白为之支付不菲费用。那到底多少公摊面积是在合理范围呢?公摊面积是不是越小就越好呢?
洋房公摊面积占比约两成
公摊面积,顾名思义,就是各产权主共同占有或共同使用的建筑面积,是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的简称。现在大部分带电梯的高层住宅项目公摊面积多在18%-25%之间,一些老旧的楼梯房的公摊面积相对小一些,在10%-15%之间。
而且,即便是同一个小区的同一种户型,公摊面积也不尽相同,这跟楼层结构有关。相比之下,高层住宅特别是含有电梯间等设备的楼房,其公摊面积要高于同样设计结构的多层住宅,因此,即使户型大小一样,但最终的建筑面积却差异很大。
公摊并非越小越好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减少公摊面积,可能会影响住宅本身的品质。如若将房屋配套用房压缩到最小,一些设施能省就省,最终会影响到楼梯、走道的宽度以及电梯数量,居住感觉并不会很好。相反,如果设置配套齐全,虽然公摊大一些,但小区整体配套档次也上去了。如一些两梯两户的设计,跟一些两梯六户的设计,虽然在公摊面积上一定会有不少差异,但公摊大的设计却能让业主生活更方便。
“不少购房者对公摊面积不太能理解,认为公摊面积大就是让自己吃亏。其实,公摊与居住的舒适度以及安全、消防等都有关。”某楼盘销售经理表示,设计住宅楼时,公摊不能一味求低,相关设计也必须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核。商品房在发放预售证之前,必须对房屋进行预先测绘,在房屋交付使用前,也必须再进行面积实测。
提醒消费者,买房前要查看开发商是否按规定公示了项目公摊比例,并实地查看住房公共区域是否设置合理,在签订购房合同时也要注意是否注明了公摊面积。 相同地段,相同价格,当然公摊越小越好。。。。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