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楼!又是跳楼!合浦刚跳完,温州又跳了!
最近每天都会抽点时间阅读新闻,想着MH370哪天第一天就突然蹦出来跟我们SAY哈喽了。今天照例如此,可期待中的“飞机”依然消息全无。却看到了另一条沉重的消息,关键字是还“高三”,又是“高三”。一高三学生又“突然”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之所以用“又”是因为前不久咱合浦某中学同样有一高三学生,选择了同样极端的方式,断送了自己生命,埋葬了自己最美的青春。弃父母19年的含辛茹苦于不顾。你这一跃,近20年消耗的社会资源都被浪费掉了,连着带走了双亲那份最“沉”的爱。两个孩子!究竟是遇到何种绝望才会如此奋不顾身?很多人冲着“高三”两个字就轻易的断定为学业压力过重,我认为其实不然,连死都不怕的孩子会怕高考么?我们不是当事者,涉及到心里问题,即使是警察调查过后的公布的结果也不能完全定性。就像心理学里常见的一道心理自杀题“一个瞎了几十年的人治好眼睛之后,本应享受自己精彩人生的开始,却在火车过隧道之时选择了自杀”。为什么?相信答案大家都知道。举这个例子的原因只是想说明,自杀具有“偶然性”,所有经过社会教育的人都会有心“心理自我调节”功能。自杀在很多时候仅存在于某瞬间,或某段时间。过了之后就会平复,开朗点的心里可能还会自嘲“当时我怎么会有那么傻X的想法”。自杀心理虽然存在偶然性,和时段性。但在当时段还是有一定的行为异常的,具体异常得看具体性格。开朗的可能变得不说话、内向的可能变得很疯、爱笑的不再笑、爱哭的突然笑等等都是心里异常行为。
发此贴的目的也是提醒大家,无论是同学,还是父母,亦或是老师。在发现周围人的出现行为异常的时候,问问异常行为人,关心排解。任何的心理阴郁,都有被爱化解的可能。有时候可能简单的几句安慰就能让当事心理人度过那道“坎”。就是心理学里常说的,心里干预。也希望,我们国内,我们合浦。也能像西方教育一样,为那些躁动的青春期孩子设立心理健康疏导课。孩子身体和心理都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
学生出事,学校遭殃,防不胜防啊。 亚历山大啊 世上没有不怕死的人,但有不怕死的时刻,切记! 他死啦就解脱啦,但是把痛苦留给啦家人,朋友。其实很多学生挺过去就好啦,天下没有过不去的坎。 想想觉得:
如此艰辛的活着,死死的撑着,为的,并不仅仅是自己,自己能去傻死么? 就算是做条狗,也得要撑着呀!
但,高三,无老无小,顾虑少多了! 自杀,学校没有责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