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大做——贴心服务电建边防派出所“四小工作法”显成效
电建边防派出所牢固树立“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抓住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利时机推进爱民固边工作,从群众普遍关心的“小事”入手,开展“四小工作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调处“小纠纷”
化解民争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电建边防派出所把群众的小事当作大事来抓,总结形成了“耐心走访、细心分析、巧心借力,静心处置、公心督办”的“五心”工作法。对民间“小纠纷”,受理不推诿,调查不拖延,调解不过夜,做到早抓主动抓,对发现的矛盾纠纷全力疏导化解,确保矛盾纠纷早发现、早调解、早解决,杜绝因“小纠纷”处理不当而引发民转刑案件。
3月20日22时许,电建边防派出所该所民警接到110转警称:在北海市银海区四川路恒业公寓一楼有一名醉汉住户踢坏了小区电梯门。
接警后,民警立即赶赴现场,经了解,恒业公寓住户邹某因生活不顺借酒消愁,因电梯迟迟未至,在酒精作用下邹某酒劲大发,一脚将恒业公寓一楼电梯门踢坏,导致恒业公寓一楼电梯门错位并产生凹痕。
因案件性质轻微,不构成犯罪,本着和平共处,化解矛盾的原则,民警对该案进行调解处理。
民警对邹某进行了耐心的教育,在民警的耐心教育下,酒劲过后的邹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主动向小区分责任道歉,并答应将电梯门修好,在征得小区分责任的谅解后,双方签订调解协议。
据了解,今年以来,电建边防派出所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00多起,其中涉企40多起,未发生一起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整治“小隐患” 保障民生
从消除小隐患入手,及时排查和解决影响群众安居乐业的安全隐患。广泛开展宣传,创新推出“安防宣传报”,力争安全防范知识家喻户晓,有效地增强了群众的安防意识;民警不定期深入企事业单位和村委(社区)查隐患,做到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对发现的安全隐患不论大小,均责任到人,限期整改到位,对逾期不整改的严肃追究责任;大力推进人防、技防、物防建设,形成长效管理机制。今年以来,共检查公共场所25家次,企事业单位34家次,消除安全隐患69处。 特别是全国“两会”期间,电建边防派出所严查辖区安全隐患,加大秘密力量部署,广布治安耳目,扩大信息来源渠道,确保了“两会”期间的辖区安全稳定。
提供“小服务” 解决民难
注重服务规范,从“您好”、“请”、“对不起”等服务言行举止抓起,规定窗口服务行动快一点,效率高一点,微笑多一点,方法细一点,努力做到热情、周到、快捷、高效,给办事群众“家”的感觉。
此外,该所还推行了代办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等,多次组织开展上门服务、送证下乡,把派出所治安管理与窗口服务延伸到群众“家门口”,拉近民警与群众的“距离”,努力把小事办好办实,让群众得到便利和实惠。
该辖区王某因患有偏瘫,常年行动不便。为尽快给王某解决“黑户”问题,办理户籍业务的民警主动上门,为王某解决了困惑10多年来的心结,王某对该所的服务深表感谢。
据统计,今年以来,电建边防派出所民警主动上门为群众办牌、办证300余件。
倒查“小投诉” 维护民权
随着群众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对民警的“小投诉”时有发生。该所坚持有诉必查,有错必纠,有诉必答。对群众投诉反映的问题第一时间组织核查。核查情况属实的,给予责任人相应的处罚,并将结果通报投诉人,取得投诉人谅解;对不属实或者当事人自身不理解等造成的投诉,通过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消除投诉人片面认识。
通过对各类“投诉”的公正查处,既保障了群众的合法权利,又树立了派出所的威信。来源北海晚报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