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泠泠七弦享生活,幽幽古琴觅知音——访古琴爱好者陈小鹤(视频)
古琴,古称“瑶琴、玉琴、七弦琴”,今作古琴,如此具有历史意蕴的乐器,初听时难免生出点距离感,甚至让人觉得这弹古琴的人多少是有点可望而不可即的,可事实并非如此。初识小鹤,是在合浦123的文学版上,照片里一个年轻的小伙子,身着汉服,抚着古琴,在熏香与琴音中,一脸的惬意与享受。他虽然年纪轻轻,但是非常喜爱古琴。知识小普及:古琴,又称琴、瑶琴、玉琴、丝桐和七弦琴,是中国的拨弦乐器,有3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自古“琴”为其特指,19世纪20年代起为了与钢琴区别而改称古琴。初为5弦,汉朝起定制为7弦,且有标志音律的13个徽,亦为礼器和乐律法器。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DAxNDQyMjg=/v.swf
学习之路颇为坎坷
陈远辉,字小鹤,又字斌志,斋号:鸣皋草堂,合浦廉州人,今年二十有四,学习古琴虽然只有短短三年,但年龄尚小时早已神往。2003年,就读于中学的他于央视《风华国乐》节目中初识古琴,就一直魂牵梦萦,希望自己能有一天也如弹奏者一般从手中流泄出铮铮古音,父亲知晓后,就一直为他在廉州寻觅能教授古琴的老师,无奈遍寻不着,只记得在很多年前,曾见一老翁抚一七弦琴,后老翁过世,廉州再无发现抚古琴者。为了弥补这种遗憾,小鹤只能买回各种书籍自学,但无奈无人带入门,自学艰辛,只能对古琴略有涉猎,却无法弹奏。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他的大学时期。
小鹤在广州读书,此城乃是人杰地灵之地,古琴者人数众多,其中谢东笑先生便是其中翘楚,其为岭南琴派第九代嫡传,师承岭南琴派第八代嫡传琴家谢道秀先生。岭南琴派形成于清嘉道年间,传承至今,风格:刚健,爽朗,明快,颇具岭表南粤之风,以《古冈遗谱》,《悟雪山房琴谱》等传世…… 小鹤身为古琴爱好者,如若能拜谢东笑先生为师真是人生幸事。小鹤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与友寻到了谢东笑先生的七木琴社,在琴社中第一次听到了这梦想中的声音,当时整个人都呆住了。小鹤笑说:“亲闻乐音,浑身鸡皮耸起,师兄当时弹奏的《乌夜啼》直击我的灵魂,学习古琴的决心更强了。”
小鹤当时在番禺区读书,为了学习古琴,每天都要倒上两班车才能到达琴社,虽然辛苦,但小鹤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古琴的琴声高雅,是古人必修的乐器。而如今练钢琴、吉它等乐器的挺多,古琴的则非常少,我觉得蛮可惜的,我迷恋手指在七根弦上悠然舞蹈,从指间蹦出的音符如流水般,音色松透、润朗,令人沉醉,就是初学时比较累,因为手指不习惯,常会酸痛。”
古琴娱已
拜在谢东笑先生门下后,小鹤虚心向学,苦练琴技,如今水平虽然算不上大师,但小鹤一直怡然自得:“很多乐器是用来娱人的,而古琴,则是用来娱己的。”小鹤解释说,“如钢琴、古筝音量大,表现力丰富,适合演出等场合,而古琴共鸣小,更适宜自娱自乐。我学习古琴为的就是缓解压力、放松心情,陶冶情操、修身养性。”小鹤的娱已精神已经达到了一定高度。
为了再现书上的典故,有一天小鹤抱着自己的古琴来到了郊外寻了一头老黄牛,席地坐下,就对着老黄牛弹奏起来了高山流水,但老黄牛一直没理他,旁边一农夫笑之:“傻的。”虽然被人取笑,但小鹤丝毫不以为是,反正自嘲“对牛弹琴当如是!”后哈哈而去。
小鹤一边和我们说着古琴,一边弹奏着古琴,向我们演示了不同的音色变化。“古琴有三种音,散音、泛音、按音,都非常安静。散音松沉而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其泛音则如天籁,有一种清冷入仙之感;按音则非常丰富,手指下的吟猱余韵、细微悠长,时如人语,可以对话,时如人心之绪,缥缈多变。泛音象天,按音如人,散音则同大地,称为天地人三籁。因此古琴一器具三籁,可以状人情之思,也可以达天地宇宙之理。”品着茶、在淡淡的焚香中听着小鹤的弹琴,音符回荡在空气里,仿佛我们回到了古时。
在小鹤弹奏期间,小编看到了曲谱,发现古琴的曲谱不是简谱,也不是五线谱,而是一种以记写指位与左右手演奏技法为特征的记谱法,由文字谱减化而来,叫“减字谱”。小鹤告诉我们:“这种曲谱指法多,又难懂,练起来很吃力,如果没人带入门,自己学,是比较难的。”
“琴、棋、书、画作为古代文人的必具修养,古琴因其清、和、淡、雅的音乐品格寄寓了文人凌风傲骨、超凡脱俗的处世心态,虽然现代社会已经极少人讲究这些了,但我一直很向往古时的这种氛围,如今外面的世界过于嘈杂,空闲时间独坐窗前,轻抚古琴三两曲,静身心、去浮躁,此为人生一大乐事啊。”小鹤说。
希望更多人了解古琴
古琴是一种浑身上下都充满着文化内涵的乐器。唐朝诗人刘长卿诗句: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其“七弦”指的就是古琴,“泠泠”则指的是古琴的音色。琴是中国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乐器,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书”之说。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文人视为高雅的代表,亦为文人吟唱时的伴奏乐器,自古以来一直是许多文人必备的知识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琴台被视为友谊的象征。大量诗词文赋中有琴的身影。现存琴曲3360多首,琴谱130多部,琴歌300首。
“我喜欢古琴,但我的水平并不是很高,比不上我的师兄们,更比不上大师们,但我依然希望古琴这一传统文化能发扬光大,在2003年,中国古琴音乐文化还未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前,古琴文化在民间一点也不被重视,很多人都喜欢弹吉它、钢琴、小提琴这些乐器,很少人关注这一流传了几千年的古琴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古琴文化才开始复兴,我喜欢古琴,所以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来认识它。”小鹤说, “如果有人想学古琴,我也可免费教学。”
现在在合浦,基本没发现会弹古琴的人,小鹤笑言:“知音难觅啊,一个人始终有些寂寞,很想觅上三两同道中人,彼此相奏,彼此学习,这样才能共同进步,现在在合浦就只发现自己玩古琴,挺寂寞的,如若有琴友隐于市中,务必告知小鹤,以便互相学习。”
在小编看来,小鹤身上存在着一种古味,爱好古琴、爱好萧笛、爱好古典文学、还爱好武术,只要说起这些,滔滔不绝,连典带故,侃侃而谈。他告诉我们,古琴的每一首曲子都是有故事的,在不同的人手下弹奏出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从铮铮琴音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无处不弥漫着浓郁的浪漫气息和博大精深的人文气象。
希望小鹤的琴音能带着他寻觅到他心中的圣殿与知音。
琴谱,大家看得懂吗?
指法。
小鹤的琴,入门古琴都要2000/台。
哈哈,这小生。浑身不食人间烟火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