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手机记录客家清明“挂子”全过程,跋山涉水对身心都是场历练!
合浦一直以来都是“廉州话”的天下,可上世纪60年代曲樟乡的那次大搬迁之后合浦就变成了现在的“大杂居”,大量的“外来户”涌入了合浦,也就是我们这些搬迁的“客家人”。客家好客大方热情不用我多说,独有“团结因子”相信合浦本地人都深有体会,做啥都一帮人抱团,有事一通电话就能引来一大帮“非法聚众”,呵呵,别想多,说的不是打架,是清明。由于散落合浦各地的客家人数目庞大,且大多出自“曲樟”,所以,每年清明合浦都会形成一股特别的客家扫墓风,由西向东,直吹曲樟......今天,身为“客家人”的我,就以我们“家族”为单位,以图片的方式跟网友分享下我们客家人的扫墓全程。
鹅,是客家扫墓必不可少的祭品。
老人家在整理的是鹅毛,每扫一个墓就在墓附近埋上。代表吉祥平安,驱邪避祸之意。旁边的是“杆蛇”,有点像加大型的“香”。不动的时候会像香一样只有火炭,要用的时候就甩甩,就会着火,整个扫墓过程都会带着,用来点香烛和纸钱用。扫完墓会给家里养有家畜的放栏里,寓意六畜兴旺。
门前集结,准备出发!
哈哈,叔叔风骚的帽子,不过一趴车门前,只有“保安”的气质
到常乐,趁堵车,歇会儿。常乐路小,清明必堵,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另外修大路。
路上美景,有没有一点“小桂林”的感觉?已经到六湖水库啦,不过“码头”还在前方。
快两个小时的驱车,终于到曲樟扫墓专用“小码头”啦。来回一次一百多,扫墓祭祖的一个月也能小小的刺激下当地的经济。
船头的三个大佬,有几分“三巨头”的意思。
船上偶遇打渔小船,抓拍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