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的坚持守望迎来曙光,妹妹脐带血救了“地贫哥哥”
南国早报合浦讯 (见习记者吕海锋)11年的坚持和守望,终于等来了曙光——7月22日,牵着儿子彭大(化名)踏出医院大门,彭武和詹智梅夫妻,早已哭成了泪人。11年前,儿子刚出生三个月便检出患有先天性重型地中海贫血,当时,很多人劝说他们放弃,但这对夫妻却为此坚持了11年。当两夫妇得知通过新生婴儿脐带血,可以为儿子进行骨髓移植时,他们找到了一线希望。去年底,随着女儿的出生,手术最终得以成功实施。
初为父母 便遭当头一棒
2003年,彭大呱呱坠地来到人世,全家人都为小生命的到来感到无比欣喜。
孩子刚3个月大,夫妻俩就发现儿子脸色苍黄,嘴唇发白无血色,便带着他到医院检测。经诊断,彭大患有先天性重型地中海贫血,自身无造血功能,只能依靠输血维持生命。
詹智梅告诉南国早报记者,当时,亲戚朋友知道此事后,纷纷打来电话,劝他们趁早放弃治疗,“可我们想把孩子抚养大,尽我们做父母的责任。”
在做出决定后,夫妻俩全身心投入到儿子身上。每隔20来天,两人就带着儿子到北海、南宁等地输血治疗,11年来,无论刮风下雨从未间断,其中酸楚,外人根本无法体会。
詹智梅回忆称,家里最困难的事后,口袋里只有1000多元钱,根本不知道该去哪家医院;为了有足够时间和精力照顾儿子,丈夫干脆辞去了工作。
为救儿子 冒险再生女儿
在治疗中,詹智梅得知通过骨髓移植,可一次性治愈儿子的疾病时,她作出了一个大胆决定——再产一个新生儿,用脐带血为儿子进行骨髓移植手术。这个决定,意味着她有50%的概率,再次怀上患有地贫婴儿,而且即便胎儿正常,骨髓匹配成功的概率也很莫渺茫。此外,38岁的詹智梅,再次生育也将冒着不小的生命危险。
“很多人都劝我,千万别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可我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不想放弃任何一个机会。”幸运的是,詹智梅成功怀上与彭大骨髓相匹配骨髓的女婴,并在去年11月分娩。
分娩后,医生马上使用新生儿的脐带血,为彭大进行了骨髓移植手术。手术很成功,但大家都在高兴的同时,厄运再次传来——由于术后并发症,彭大肺部受到感染,高烧不退,再一次住进了重症病房。
爱心涌动 病儿最终康复
2003年以来,彭大每月都要花费3000元左右治病,家里早已贫困潦倒,就连骨髓移植的24万元,都是夫妻俩厚着脸皮向亲戚朋友借的。“没想到手术刚成功,孩子又病倒了。”彭武很无奈地说。
2月6日,当医院告知治疗肺部感染需40多万元费用时,彭武毫不犹豫地再一次抗了下来。
夫妻俩的坚持,感动了身边人,他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据悉,今年4月17日,合浦县廉州镇中心校、合浦书法协会、志愿者协会等,通过义演、义卖,为彭大筹得15万元善款;8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爱心企业家也捐款9万元——正是这24万元善款,解了彭武燃眉之急。
经过近半年治疗,彭大病情终于趋于稳定。7月22日,在医院建议下,彭大出院休养。詹智梅开心地告诉记者,彭大身体造血功能已开始启动,虽然量还少,但是个向好的信号。
(原标题:妹妹脐带血救了“地贫哥哥” )
[ 相关链接]
地中海贫血遗传关系
正常人和地贫基因携带者生育子女,后代地贫基因携带率、后代基因正常率各为50%,不会产下重症地贫胎儿;如果夫妇双方都是地贫基因携带者,则后代地贫基因携带率为50%,后代基因正常率、后代重型地贫发病率各为25%。 不幸中的万幸 这是廉州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是四【3】班的学生应为自己有病所以很少能到学校去上课连体育课都只能在教室里面待着。有一次他的病加重了要做手术手术费你们猜猜要多少 要30万啊! 家人,没有钱治病校长知道了就组织起了捐款最后廉州镇的学生和老师捐款揍够了33万左右吧 。
上面图中左边这个是彭大的妈妈,妈妈旁边的就是廉州小学的马麟轩马校长 坚持守望
坚持就是胜利! http://bbs.hepu123.com/mobcent/app/data/smilies/23.png 彭大真为你高兴,曾经帮你输血的护士阿姨姐姐们都为你高兴欣赏,祝愿你以后健康快乐的成长! 认识的。感动,希望彭大以后能健康快乐长大,做个有用之人回报社会。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