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柴联"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9周年集结,为关爱老兵行动
前言:每个国家、每个民族、每个地域都有属于自己的英雄。如果要问近代中国的英雄是谁?毫无疑问,抗战老兵当之无愧!他们是历史的见证者,历史的参与者,更是历史的改变者 。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和平日子。为了国家、民族的存亡与尊严,他们将人生最灿烂的年华留在了战场,为我们换来了至今已69年的和平。然而战争结束,硝烟散去,幸存下来的老兵,大多带着一身伤痛,急流引退。现如今, 英雄早已迟暮,他们的家庭、身体状况各不相同, 部分幸存老兵晚景凄凉,被后人遗忘在城市或乡间的一个个角落里。为我们幸福而战的老兵晚年至斯,承受了他们累累战果而幸福生活的我们应该为此感到羞愧!
关爱老兵,刻不容缓,每一个有责任心有热血的人都应该加入到关爱他们的行列中来。
9月6日早8点,由医生、护士以及各行各业人士组成的合浦柴联槐园能孩服务队在槐园集结,带着月饼、大米、药 物等一些老年人生活必需品,他们踏上了“关爱老兵”之路。由于“能孩”们都未曾到过老兵的家里,只通过相关部门拿到几位老兵的地址就上路了,而当天所要慰问的其中两个老兵又住在比较偏远山村里,连强大的导航在那边也只能无奈的显示“无地名区域”。所以,“关爱老兵”之前,还首先插入了一段“寻找老兵之旅。”还好,最终三位老兵的家都被“能孩”们顺利“问到”了。
能孩们这次慰问的三个老人,依次为:
廖瑞宁,102岁,是北海现幸存最年长抗战老兵,现住北海市铁山港区南康镇水鸭塘村委荔枝山村,无子嗣,房子已倒塌,借住外甥家,生活贫困。曾服役于国民革命军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第六十六军(军长叶肇)一五九师(师长谭邃,1938年10月陈骥继任师长),曾随军参加南京保卫战、庐山保卫战和万家岭战斗,第一五九师副师长罗策群、参谋长姚中英、四七七旅旅长谢彩轩(原广东合浦籍),第一六○师参谋长司徒非均在南京保卫战中阵亡。一五九师四七七旅旅长谢彩轩,追赠少将,2014年9月1日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其中,第六十六军第一五七师师长、陆军少将黄质文是合浦常乐人。廖老是陈济棠第一集团军出身的老兵,熟知陈济棠治粤一二事。
陈培亮,89岁,是北海现幸存最“年轻”的抗战老兵,现住合浦县石康镇夏佳塘村,学生时代在韶关曲江(广州沦陷后成为战时广东省省会所在地)设立的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军事训练团训练。
伍宏谋,95岁,现住合浦县石康镇新塘村委杨屋队,房子破败,住一平房,生活贫困,精神状态一般。曾服役于国民革命军第十二集团军(总司令余汉谋)第六十二军(军长张达,原合浦籍香翰屏上将部属)、第六十五军(军长黄涛),曾随其他广东部队参加过徐州会战(第九集团军总司令香翰屏率粤系部队参与指挥)。经问,伍老与香翰屏、黄质文相熟。
备注:第十二集团军,1937年8月中旬由粤系军队奉令组建,集团军总司令为余汉谋,下辖第六十二军、第六十三军、第六十四军、第六十五军和第六十六军,属第四战区指挥管辖,驻守广东省。
几位老兵现如今都已是步履蹒跚,庆幸的是,通过“能孩”医生和护士的检测,几位老兵的身体各项指标还算不错。
8点,“能孩”们在槐园集中出发。
老兵住的比较偏,经过一个多小时左右的“寻找老兵之旅”,“男孩”们终于来到了今天的首站,廖瑞宁老兵所在的南康镇水鸭塘村委荔枝山村。
曾参加南京保卫战的廖老现生活比较贫苦,有一女儿在南康街,无子嗣,现由老人的外甥照顾。刚到廖老的家里,“能孩”们把慰问物资交给了老人的外甥之后,就围在廖老身边跟他拉起加长来。廖老年纪太大了,虽然思维清晰,但耳朵已经听不清,知道“能孩”们专门来看他之后,只是一个劲的说:“有心了,有心了!”
看望老兵,最过瘾的当然是听打仗的故事了。当他好不容易听到“能孩”们想听他讲抗战故事时,他眼里才有了不少神采。因为听不清大家讲什么,所以大部分时间他只是一直在说,“能孩”们一直在听,不时对老人竖起的大拇指让老人非常开心。
“能孩"护士为廖老测量血压。正常!
“能孩”医师在为廖老诊治。
听老人外甥的媳妇儿说,老人前几天不小心摔了一下,把左脸磕破了,然后便一连好几天头晕,最近几天才慢慢好转了点。医生在给老人上药的时候说:“我给他看了,没多大问题,连小日本都没能拿廖老怎么样,这点伤就更不能拿廖老怎么样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听到了“小日本”三个字,老人一下子就开心了起来。
医生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了药,并嘱咐老人亲人药 物的用法及用量。
http://bbs.hepu123.com/mobcent/app/data/smilies/23.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