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中秋节的月饼是五花八门,各种款式包装更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是在饼馅的制作方面,由于选材用料无法做到纯正地道,风味特色已经远远的不如当年那些传统方式制作的月饼。当年传统的月饼品种主要有:五仁、叉烧、蛋莲、纯莲、冬蓉、豆沙、什锦。而在再价钱方面,最贵的是五仁月饼,也不过是二角钱一只,什锦月饼则一角钱一只。其中,五仁月饼最教人回味的就是甘甜芳香的榄仁;豆沙月饼最教人回味的就是细腻绵长的豆香;什锦月饼最教人回味的就是五味俱陈的余香。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曾经有两三年的时间取消了月饼的称呼,而代之以“丰收饼”,由于中秋与国庆的时间相近,因此又以“国庆饼”称之。在花式品种方面,则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建国,五仁、叉烧、蛋莲等品种被限制生产,只有冬蓉、豆沙、什锦等品种还能正常生产销售。但生产销售的时间和数量还是有严格限制的,过了规定的时间就没有供应了。如果不提前购买,往往就会因缺货而买不到月饼过节。因此,那时的月饼还算是紧销货。
那一年,我兄弟二人还在上山下乡当知青。那一年的中秋节将近,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国家恢复了月饼的名称,还决定在不造成浪费的前提下扩大月饼生产的品种及数量供应市场。为了让大廉山下的父母和老奶奶等亲戚都能在中秋节吃到月饼,我和弟弟倾尽节约下来的所有金钱,提前十天就到廉州街买好了十多斤叉烧月饼,还专门买了一个玻璃罐装了起来。中秋节当天,我兄弟二人骑着自行车赶路一百一十余里回到了父母身边。当回到了父母身边时才知道,还由许多叔伯亲戚还没有买到月饼,而我兄弟二人能够买回十斤月饼的消息顿时成了村中的“特大号外”,令乡亲们羡慕不已,一些子侄辈的小孩子更是络绎不绝的来参观。很快,在老奶奶连声不断的介绍叔伯子侄,婶娘姑婆的招呼中,玻璃罐里的月饼也紧缺了。事至如今,我已经记不起那一年的中秋节我是否吃了月饼,但是将一只月饼切成四块,和乡亲们一起分享,特别是子侄辈的小孩子们,拿着分到手的那一角月饼,放到嘴边舔舔,又拿出来看看的情形一直深刻地印在了在我的心中,成为我每年中秋时节,不招自来,挥之不去的思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