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0-4-15 18:56:34

廉州古城钟鼓楼

廉州古城钟鼓楼 据考, 廉州土城建成于宋代元佑三年,即公元1088年。 而廉州古城的钟鼓楼则是古城保存最完整、时间最长的建筑,直至1973年才被拆毁,历时880多年。
钟鼓楼横跨廉州的中山路口,位于水洞口、小北街、奎文路四条街巷的交界处与中山公园相邻,离清朝的廉州府衙(在今合浦体育场内)仅隔一箭之地,与清代合浦县衙(今中山公园)相连。钟鼓楼的晨钟暮鼓,显然是为了方便衙门办公而设的。
钟鼓楼座西向东,红墙碧瓦,重阁翘檐。底层是一座大拱门,拱门宽约两丈,高约八尺,深约丈余,盘踞在街市中央,形成一个大门洞,衬托起钟鼓楼,雄峙耸立,巍然壮观,却又不失森严壁垒之势。
站在钟鼓楼上,东望可见点将练兵的东较场,信众络绎的武圣宫;举目西去,但见阜市人烟之中,峻宇楼台相高低,时有帆影缓缓,那是西门江行船的踪迹;往南纵目,是人工湖的碧水翠柳,荷池菱塘间花开艳丽;北望之处,但见东坡亭犄角相对,亭边的凤凰树花开如燃。
钟鼓楼的重阁翘檐吸纳着南珠故郡的山水灵秀,悲欢离合。站在楼顶,东望城廓,可见千岁庙、五谷庙、东岳庙和关帝庙连襟守望,香火氲氤;南看人工湖,碧水绿柳之间,只见满湖荷花开得正艳;纵目西边,商铺民居次第接日,征商往来;放眼北郊,东坡塘遥相辉映,池水清凉洗尘。再望远处,便见总江的烟波,党江的海堤。
最使人难忘处,莫过于晨昏间,朝云的流光里、落霞的溢彩中,钟鼓楼披上了艳丽的云裳凤冠,耸立在千家万户的袅袅炊烟之中,雄踞于青砖瓦舍的层层屋脊之上。晨钟暮鼓阵阵传来,震荡着烟霞四散;红墙碧瓦之间,飞绕着归鸦紫燕;拱门下,贩夫走卒相呼赶路;城角边,呼儿唤女声声回应。一两声鸡叫犬吠飘过,三五下刮锅声响传来。钟鼓楼下,就这样天天 演着珠城民生的精彩街头剧。
逢年过节之时,钟鼓楼的拱门下便聚集了七十二行的能人异士,商贾艺人。他们在拱门边或城墙下摆档,拉开架势,卖“咯咯”鸡的,捏面人儿的,扯糖胶的,炒椎子的,耍猴的锣声当当地敲,卖跌打药的把胸膛拍得震天的响,吸引着人来人往驻足留连。最高兴的就是小孩们,举着拔浪鼓,捏着“咯咯”鸡,嚼着“扯糖胶”在人群中穿来穿去,不时地跑上楼顶,俯身向拱门下的人群大叫大喊。
钟鼓楼上,有许多说不完的传奇故事,在老一辈的口中,如会飞的蛇啦,会说话的鹰啦,会跳舞的蜈蚣啦,还有专吃人脑的猩猩等等,这些故事是大人们编出来吓唬小孩的,目的是警告孩子们不要跑上钟鼓楼捣蛋。而正是这些故事给钟鼓楼披上了神秘色彩,也增添了钟鼓楼岁月沧桑的厚重,刺激了孩子们的好奇探险心。
钟鼓楼曾经作过合浦县广播站,由于年久失修,顶棚脱落,广播站搬走后,这里便成了孩子们打泥球战的大“碉堡”。
文革开始后,钟鼓楼城墙四周和拱门下,贴满了大字报,却没有摆摊档的小商贩,他们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割掉了。不久,钟鼓楼也被拆毁了。至今,提起钟鼓楼,珠城父老莫不惋惜叹哉
(选自《合浦浦历史纪事杂录》)

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0-4-15 19:01:47

廉州古城钟鼓楼旧影(从里向外看)

Lee 发表于 2010-4-16 11:52:38

73年拆掉的时候,合浦人怎么不拍照片下来啊。让我们看看它的面貌

青花翡玉 发表于 2011-6-18 22:17:13

我们都没得见过,谁叫拆的那么无知的人

合浦欧象地板 发表于 2011-6-22 12:49:43

文革毁了好多。。。。。。

看海逐浪 发表于 2011-7-2 10:42:38

好可惜,那些前辈怎么就不知道要保护呢!

看海逐浪 发表于 2011-7-2 10:43:02

好可惜,那些前辈怎么就不知道要保护呢!

爱徙公园 发表于 2011-9-14 01:48:07

保护起来现在拿什么来写呢?

残花败柳 发表于 2011-9-15 07:56:19

? 楼上的不错啊!~!

_N-J1n、9u 发表于 2011-10-7 00:28:54

可惜现在没有了 :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廉州古城钟鼓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