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合浦曾经的“导弹基地”吗——《千古南流海丝路》拍摄之卅二
南流江古称合浦水。南流江发源自北流大容山,流经博白,浦北两县再自北向南贯穿合浦县境汇入北部湾,全长287公里,流域面积9704平方公里。奔腾入海的南流江,以一往无前的气慨,形成了面积128万亩的广西第二大平原,南流江冲积平原,以及面积550平方公里的广西最大的三角洲,南流江三角洲。南流江流经合浦入海的干流就有97公里。在这97公里干流流域范围内,除了众多的地理山川古迹和人文史迹传奇之外,还流传着北海人民改造自然,创造人间奇迹的精彩故事。合浦南流江两岸的“十大基地”建设,就是最好的见证。
二十世纪六十年初,为了改善优化南流江两岸的产业结构布局,合浦县决定在流域沿岸建立“十大基地”。其中的粮食基地和三鸟基地就以党江及周边的乡村为主。由于当地的粮食是水稻,三鸟养殖以鸭为主。基地建成后,当地盛产稻谷和鸭蛋,水稻和鸭蛋被简称为“稻”、“蛋”,党江因此被为“稻蛋基地”。群众又因之谐称为“导弹基地”。
金秋时节,“稻蛋基地”又迎来了一个丰收年。让我们一起来领略“稻蛋基地”精彩景致,无限风光。
被称为“稻蛋基地”的党江,过去田少地多。而在部分稻田由于无水灌溉,只能种一季,亩产约三四百斤。上任不久,黄德赐在考察中发现,如果在总江建一座闸,把水头提高,一大片旱田将成为保水田。但省水电厅不同意,认为“河床沙质底,不宜建拦河坝。”黄德赐亲自游说也无济于事。
但是,根据当地农民的一种特殊固沙办法,加上当地水利技术人员的论证,建闸事有可为。于是,黄德刚只好求助于湛江地委。趁地委麦书记到洪潮江水库剪彩期间,他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声言:“只要总江口桥闸建成,我保证为麦书记赚回一只‘金饭碗’。”并陪麦书记到实地考察。这个几经波折的项目,终于得到地委全力支持。1965年冬,总江口桥闸终于上马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