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4-11-29 11:25:12
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4-11-29 11:30:52
据《合浦县志》记载:(合浦)“郡城南隅无高岗,江流斜去,形家所忌,故民无储蓄,科名也廖廖,故建塔镇之,名‘文昌塔’,取丁火之义”。也就是说寓文明昌盛之意。
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4-11-29 11:31:45
文昌塔距郡城仅3公里,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文昌塔高七层,八角形,是一座叠涩出檐平座空心砖塔。其造型从底层向上逐层收拢,一层比一层狭,一层比一层小,并在塔心设阶梯逐层次第回旋往上,可登至顶部。塔身结构全用青砖对缝粘砌,表层抹灰浆,每层叠涩出檐上置平座,开着东西通风门,即坤门与凤门,其余是作装饰之用的假门,塔内有阶梯盘旋而上。塔身为白色,角边和拱门边为红色,红白鲜明,既朴素又美观。底座直径8.1米, 空心内径2.6米,塔尖为葫芦宝顶。从底座至塔顶共36米,仰视弥高,确似一支巨笔直指云天,使人观之顿生蟾宫折桂的豪气。
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4-11-29 11:32:24
文昌塔巍然独峙案山之上,地处高阜,南襟禁山,西倚望洲岭,东北临府城。登塔眺望,海天胜景尽收眼底。合浦文昌塔对研究古代文化艺术及建筑力学都有较大的价值。因此有南部宝塔之冠的美称。
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4-11-29 11:33:00
在合浦的民间流传中,曾把合浦文昌塔与苏东坡拉上了关系。据说苏东坡在廉州时,也常到学宫去看望教师学子。有一次,一位督学到廉州后,因某事而对教谕产生不满,就以现场面试学生为名,行刁难之事。这为督学出的考题是上联:“宝塔尖尖,七层四面八方;”而被抽去面考的学生大都是新生,看了这一考题后,都摇手示意对答不上。督学正要以此来嘲笑教谕,这时苏东坡走了进来为之解脱,说:“这些学生读答对了啊!”督学见是苏东坡开口,也不好发脾气,就问,全部的考生都摇手势示意答不上,怎么说是答对了呢?苏东坡笑着说,学生们摇手是因为大家都知道了答案,但谁也都不愿说出来。怕被别人知道了,跟着答题。这些学生的答案是:“玉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考生们听了立即恍然大悟,欢呼应答,督学也无言以对。
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4-11-29 11:33:29
而合浦文昌塔在“风水家”的口中,又有另外一种意思,把文昌塔称为“犀牛鞭”。而且还把清代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任廉州知府的康基田拖下水,使之成了破坏合浦风水的魁首。
据民间风水人士称,合浦原是一块风水宝地,名为“犀牛望月”,是可以出帝王将相的。康基田来廉州任知府时,发现了这个秘密而妒忌廉州“犀牛望月”这块风水宝地,于是就在犀牛藏身的地方,专门建了一条犀牛鞭来镇压犀牛潭中的犀牛,以镇住这头犀牛,使之永远不得翻身,不让它带出“贵人”,因为这条犀牛鞭的破坏,使合浦无法出帝王将相。廉州的这块风水宝地也就被“破”了,而这条犀牛鞭便是文昌塔。直至今日,珠乡的老一辈对此仍然耿耿于怀,一代又一代的口碑相传,使康基田的形象受到歪曲。
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4-11-29 11:33:57
其实,康基田真是受了天大的冤枉。因为文晶塔修建的年代要比康基田来廉州任知府时早了整整一百六十年。而历史上真正的康基田是一个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他不但为官清廉,政绩显著,还为修建廉州古城,修复珠城的文物古迹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东坡亭,东坡井、东坡湖能留存至今,也是康基田的功劳之一。
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4-11-29 11:34:38
康基田来廉州任太守的第二年,在带领城中军民开疏城河,宣泄城内池塘积水的工程中,发现了东坡井的遗址。当时的东坡亭已是“其处风歇绝。荒烟漫草,寻访无由”。他为了考证东坡亭的确实遗址,四处查访东坡当年结庐处并仔细推考郡志记录,终于确定了遗址所在之后,他又带头捐俸,亲自监工,经过三个月的苦干,重建了东坡亭,东坡井,并将“去井百弓有池百馀亩”的水塘修建成 东坡塘。现存于合浦师范内的东坡三景,就是康基田当年重建后传世至今的。
康基田在珠城廉州做出了卓然政绩,理所当然得到了珠乡百姓的敬重和拥戴。他调任离廉久日,珠城吏民扶辕相送,《廉州府志》把他列为珠城廉吏。如此看来,风水人士所传“康府立犀牛鞭镇压合浦风光”,确实是强加在康基田身上的冤假错案。应该予以公开平反洗冤,为之恢复名誉的了。
茶语花香
发表于 2014-11-29 11:41:15
图片
youxi
发表于 2014-12-1 12:17:10
传奇等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