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拍堂排官东村路碑落成典礼,大量图片展示官东新农村美丽村貌
1月25日上午,廉州镇堂排村委官东新村的村干部以及村民集中在325国道清水江道班路段,为他们的村碑落成举行的简单庆典。现场彩旗飘飘、锣鼓喧天,两头昂昂雄狮在村民的一片期待中,成功采青,完成揭落仪式。村民们掌声雷动,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之中。落成仪式结束后,村民、干部以及为官东新村建设、路碑落成出钱出力的归乡游子一同聚集在路碑对面,摆设酒席,与碑对望,共庆官东新村这一喜庆时刻。
席间,六湖水库移民老支书陈贤瑞跟乡亲们回顾了官东村几度迁移后最终定居堂排,并发展至今的辛路历程。
官东原身是公馆公社(镇)的一个大队(村委),因1958年修建合浦水库,全大队(除旺盛江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分散迁北海、合浦等地居住。主体村——官塘背、东山境、黄岑墩、窝村,迁往白沙龙岗,又迁乌家农场,最终于1961年7月定居于合浦华侨农场,重建官东大队,恢复官东小学,与迁居在烂泥田的兄弟同村。1964年官东并入堂排大队。当时的生活十分困难,缺衣少食,每家的男女老师都蜗居在狭窄的茅房。唯一的交通道路是距离325国道2.5公里的田埂,宽度不足一米,只能步行。在重重困难面前,官东人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坚韧不拔,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终于较早实现了农村通电。
粮食自足,亩产量由原先的200斤左右变成了现在的七八百斤甚至千以上。原先居住的茅草房变成了土瓦房,土瓦房又变成了现在覆盖率为80%以上小楼房,余下的或是在建,又或是筹建中。原先的只能步行的田埂,几经修缮变成了如今的8米(6米宽水泥路面)。出入方便了,村民的生活就好像凹凸不平的石头基底,经过修造后,泰然安稳。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加大扶持,官东人雄心勃勃,发挥聪明才智,苦干大干,在堂排率先实现自来水供应,并扩建了官东小学。2012年,迎着“村村通工程”之风,除了早就修好主干道外,村里原本软榻泥泞的小道也铺上了坚硬厚实的水泥。2013年至今,随着各种对水库移民后期补助的资金和项目投入,官东新村的楼房几乎全部换上新装,黄蓝相间的统一着色,让原本单调的泥色楼房瞬间变成了高端大气的小洋楼,各新楼房也相继林立而起,官东新村村貌焕然一新。
2014年,为丰富村民农闲生活,提高农村文化氛围涵养,政府部门还出资在官东村各个小组修建多个“文体中心”,目前已基本完工,准备投入使用。至此,原先的水、路、电三不通的“烂泥田”变成了现在的水路电三通的官东新村。
回顾完发展历程,老支书又跟村民以及归乡的游子介绍了此次路碑从找寻到建成的过程。他说,官东村民最让他自豪的一点就是团结,无论是修祖祠、修村路、还是其他有关官东村建设的任何项目。村民或者已经在外打拼变成老板的游子都会积极响应,要钱出钱,不出钱就出力。包括此次的路碑从找寻、运输到雕刻,再到如今的正式落成,都得到村民的热烈支持。
最后,老支书表示,希望村里的村碑的落成能激励官东人众志成城,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他也坚信,官东新农村的明天会更加美好!
官东新农村大道的路碑建于325国道、官东大道出口、清水江道班左侧,由官东新村村民自发筹资建成。碑身雕刻“合浦水库移民官东新农村大道”,北向官东大道,雕刻“出入平安”字样。路碑为天然花岗岩材质,出自浦北,重23吨、高2、8米鹅卵型,小端向上。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移民新村大步前进。路碑中段粗壮、结实、完美。路碑的上端直指蓝天,象征着官东新农村未来的无线光明,无限美好。路碑主石下面围着的一圈相对较小的基石,象征着村民紧密团结,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良品质。
村里两位有为青年代表为碑揭幕。
采青前,雄狮先拜“望路佛”。
村民纷纷拿出手机拍下这一喜庆时刻。
好看的舞狮表演让大家目不转睛。
拜石,准备采青。
采青前官东后生点炮。
采青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