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哥
发表于 2015-2-11 11:29:03
感觉合浦变化很大
田亮的女儿
发表于 2015-2-11 12:17:01
这些天,在合浦123看到这次征集老照片的活动,就想到了重新翻开一些老书本,和大家一起缅怀那已经过去了的金色合浦,南珠和烟花的故乡,鱼米之乡,还有纯净天空........
享有"稻蛋基地"美名的合浦党江镇...
田亮的女儿
发表于 2015-2-11 12:19:31
"珠还合浦”,公元130年后汉时期,会稽上虞人盂尝迁任合浦太守,看见合浦一带很少生产粮食,但海产珍珠非常出名,合浦郡与交趾(今越南)相邻,珠民用珠与交趾边民交换粮食,因为地方官为中饱私囊,强迫珠民濒年滥采珍珠,珍珠贝苗几乎灭绝。也就是“珠渐徒交趾”之说。盂尝太守上任后,革除敝政,对于珍珠自然资源采取了保护措施。因此海里的珍珠又得到了繁衍。合浦南珠又得到发展,当时群众中广泛流传“去珠复还”,也就是流传中“珠还合浦”故事的由来。
下图是80年代的"珠还合浦"大型庆典活动.......
田亮的女儿
发表于 2015-2-11 12:23:41
合浦出产的烟花也很有名,制造炮竹、烟花已有二百多年历史,据《合浦县志》记载:“上元夕(正月十五夜)城内之关帝庙、万灵寺有 放火焰之举。其制法为用绸制人物串演戏剧场面数种,次第传燃,火起炮响,人物受火焰推动,变换场面……观者挤拥”。可见逢年过节放焰火,已在合浦民间相沿成习。过去每年国庆节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燃放的礼花弹,多由合浦供应。生产的炮竹,由于制作方法,配料和编结技巧不同,有单响、双响、连环响和母鸡带子(即把大炮竹间插编进小鞭炮中)等品种。这些炮竹都具有响声清脆、宏亮等优点。而烟花的品种共有两百多种。这些产品,约有三分之二远销美国、荷兰、瑞士、日本、东南亚、香港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深受各国人民的欢迎。
包装车间....
田亮的女儿
发表于 2015-2-11 12:24:38
这是70年代的石湾大桥,桥建成之时,是小学生春游必去的地方,记得当时还找一个老农民出来忆苦思甜。
深水海鱼
发表于 2015-2-11 12:34:51
西门江位于合浦县,是合浦人民的母亲河,它养育了一代代勤劳淳朴的合浦儿女。 西门江曾经作为古合浦丝绸之路的黄金水道,引多少商家竟风流。西门古渡上,合浦人民曾经繁忙的身影,西门江上曾经清澈见底的江水,印证着昔日廉阳八景之一“西门古渡”的美丽和繁华。
深水海鱼
发表于 2015-2-11 12:36:16
西门江的菜市桥
深水海鱼
发表于 2015-2-11 12:39:27
西门江上惠爱桥---合浦县廉州镇地处西门江河流,是西门江河流把廉州镇分成了东西两半,惠爱桥自建立之日起,就承接着廉州镇东西两岸人民的往来,是当时合浦经济文化繁荣的见证之一,合浦惠爱桥建成,更体现了珠乡人民勤劳、勇敢、聪明的才智,因为这座桥的结构和设计别具一格,在全国也属罕见,粤桂更无第二。
深水海鱼
发表于 2015-2-11 12:41:55
西门江,她曾经是合浦人民心中的骄傲!西门江,作为合浦的母亲河,她曾经养育着一代代英雄的合浦儿女!西门江的上新桥,明代原名卖鱼桥,因在古珠市江边,渔家打渔后就近桥头卖鱼而名.还有,西门江上的还珠桥,这是廉州民众捐出家中的石板来建成的啊!
深水海鱼
发表于 2015-2-11 12:46:31
然而长久以来,由于种种原因,合浦西门江河流沙泥淤塞,水流不畅,而且,水质污染严重。特别是合浦中心市场到县染织厂河段,河面垃圾剌眼,沙泥、杂草纵生,根本起不到有效的防洪和排涝作用,每逢洪水季节,沿江两岸的居民苦不堪言!1985年、1994年、2006年等等几次50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至今在合浦人心中还记忆犹新。
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啊!
江流入海悄无声,不见帆影空自怜。污染很严重呀。
洪水啊,猛如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