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灵 发表于 2015-2-21 09:42:04

一月下旬中山路改造中挖出两块外文石碑,掀起一百年前“廉州教案”风云



       北海晚报讯(记者 许振国)1月21日上午,中山路改造挖出两块外文石碑,随后由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带走研究,破解了其中一块石碑碑文,这块石碑与1900年的廉州教案事件有关。
  据介绍,市文物局工作人员对石碑进行了初步研究,并通过香港税务师公会会员祺力高(英国人)等人的帮助,基本找到了关于其中一块墓碑主人的相关信息。这块石碑上的字母确认是德文,墓主是一位叫保罗·遏刹特·燕斯的德国人,1878年1月24日出生,1901年6月16日死亡,去世时23岁。“关于他的死因,到底是由于身体原因,还是发生事故所致,目前还无从得知。”据文化局工作人员小李介绍,由于只是个体死亡,所以猜测不是战争冲突所致。
  研究人员翻译碑文内容得知,墓碑主人保罗当时在德国“捷豹”军舰上工作,“碑上写他的职务是"司炉",当时的船行驶依靠烧煤,"司炉"一职就是专门负责往锅炉送煤以保证船只航行。”小李介绍,这块石碑之所以会出现在北海,与一起历史事件有关。
  1900年,北海发生过廉州教案事件:廉州居民为抵制德国教士巴顾德将民房改建教堂,愤而拆除。毁屋事件发生后,德国派出军舰与北海政府交涉,以逼官府赔款,最后强行索赔6000大洋及廉州同善堂作为赔偿。该事件中德国所派出的军舰即是保罗生前工作的“捷豹”军舰。“网上有流传,在上世纪初有德国军舰在涠洲外海发生锅炉爆炸,造成人员死伤。这一说法我们目前找不到史证,有资料显示"捷豹"这艘船直到1914年仍在航行,后来还去了日本。”小李说。
  在1901年6月16日,也就是墓碑主人保罗死亡当天,《申报》专门发表了报道,说英、德、法三国派军舰就廉州教案一事诘问中方。那么这两块墓碑为什么会出现在中山路呢?“当时北海有两处专门埋葬外国人的坟地,北海人俗称"番鬼坟"。估计是后来修路的时候,建筑材料缺乏,修路工人看到墓碑的尺寸大小合适,就把它当作石板来作为下水道盖铺在上面,也许当时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块墓碑。”小李说,另一块刻有十字架的墓碑属于一名叫“露丝”的小女孩,目前还没有了解到其他详细信息。
  据介绍,在北海挖出外国文物并不罕见,以往在城市建设筑路过程中,也出土过外国人的墓碑,甚至还有英国造的大炮。文物局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北海正在筹建北海近代中西文化系列陈列馆,届时石碑将会陈列在馆中,展示外国领事在北海的历史。

毛驴0779 发表于 2015-2-21 10:03:51

文物?还初步研究?呵呵。。。上面不是有文字吗?

阿卑 发表于 2015-2-21 11:53:45

你能看得懂文字嘛

毛驴0779 发表于 2015-2-21 11:59:19

看明白一点!奇怪了,这些英文字母分开来,一个个的我全部看得懂,一组合起来我就看不懂了!

合浦008 发表于 2015-2-21 13:59:26

国家富强才不被欺负

龍壹V 发表于 2015-2-21 14:04:39

谁可以翻译一下。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一月下旬中山路改造中挖出两块外文石碑,掀起一百年前“廉州教案”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