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令人蒙羞,合浦这地方还能否让大众们愉快的生活,真是民之无奈、社会之困惑
原文链接:社会之痛:真正的的夹缝求生,一个让合浦所有人蒙羞的老人今年的1月,123网网友下层建筑,在站内聚焦发帖针对社会的丑陋一面发起抨击。然而网友所利用的抨击主题是一位常年居住在水沟边的老人家来讲述社会的痛处,而这位老人家居住的地方就是在合浦东较场附近的一条臭水沟边。在帖子中,相信绝大多数网友们都早已深刻的体会到老人家的生活状况。每日的生活所需都是依靠着水沟中的水,但这条水沟中的水源却是被一切肮脏物质所浸泡着,只是为了生活,老人家不得不做出食用臭水沟中脏水的选择。
上次帖子中大家也都看到,老人家每天的落脚点是一条正在进行施工的水沟。然而上月(2月份中旬)开始,由于施工进度的加快导致老人家原先的落脚点(破烂的水泥桥)也要随着施工的必要,一起被清理掉,所以老人家只能重新选择新落脚点。原先的落脚点没有了,不知真相的人们或许会思考,难道被收容了?带着种种疑问,笔者决定前去了解下真实的情况。
(注:红色箭头所组成的长方形处,是原先的一座水泥桥,也是老人家最先的落脚点。)
3月19日,天气还不错,心情也很好,但是这些都被后来所看到的情景给弄得支离破碎。来到臭水沟边时,所看到的不再是一个月前的情景,而是被日以继夜的水沟改造工程给彻底的改变后的场景。(一个月前水沟中间的水泥桥还存在,但是当天笔者到来时已经不复存在了)经过附近群众的指引,笔者很快就找到了老人家。只是在看到老人家的时候,笔者的内心一阵心酸,因为老人家在上次落脚点被清理之后,自己又重新在附近的小巷子深处安全了一个“家”。只是这次的落脚点看上去比上次的还要危险,毕竟这是一条人来人往,偶尔还会有车辆经过的路段。
老人家知道有人过来也不为所动,而是继续在倒腾自己手中的东西。笔者在远处模糊的看到,老人家正在不断翻滚手中的东西,靠近看后才知道,原来是废弃的纸盒。对于这些所看到的场景,群众表示:“老人家手中所折腾着的这些废纸盒其实是用来生火煮东西的。”
这就是老人家用于生火的材料,大致看下都是人们废弃所留下的纸盒。
周边的群众说到:“老人家有时候睡在路边”,图中的这张棉被是别人用剩下,然后送给老人的。
对这个新的落脚点,我们都不知道老人内心是作何感想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知道的,老人需要一个舒适、安定的生活。就在这时,不断的有附近进行所购施工的工人凑拢过来围观。
在围观中,工人们都说这老人家一直都是如此,平时看不下去她所吃的食物时也会稍微那点东西过来送给她。但是无论别人怎么送东西给她,老人家都无动于衷。只是一个劲忙自己的东西。所以无论是附近施工的工人,还是居住的群众对此都很无法理解,甚至有人提出疑问;是不是精神受到巨大打击才变成这样的?只是最后都被围观的多数群众否定了,并说道:“其实这个老人家精神很正常。”
难过
老人家每天就是依靠着这点残缺不全的锅碗进食的,只是笔者看到这些锅和碗都已经沾上不干净的物质了,而且还有种难闻的味道。
笔者在这里很想知道,合浦的社会真的早已“病入膏肓,无药可救”了吗?难道相关部门已经“看破红尘,剃度出家”了吗?如果不是,那为何在县城一个小角落里还“残留”着一个为生计艰难过活如此之久的老人,而没人管理?
最后笔者丑陋的吐槽一句:“连人都生活不安稳、养活不起,县城内的美化和硬件设施在如何齐全、完整又有何用。这样下去只会让更多人看不起罢了。”
是不是老年痴呆,跑出来了,不懂得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