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低工资能否达到显现“含金量”必训要以市场购买力作为检验基石
《南国早报》2015年04月04日重磅思考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0多个地区公布了2015年最低工资标准。其中,上海、北京的最低工资标准剔除了“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含金量”较高。(据《21世纪经济报道》4月3日报道)
各地陆续公布今年的最低工资标准,而且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这体现和释放了地方政府的善意。但笔者以为,比起各地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后的绝对数,更应引起我们关注的应该是其“含金量”。
一个地方最低工资的绝对数,并不是判断其“含金量”的有效标准。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省份,甚至同一地区的城乡之间,物价水平、群众收入都是不同的,甚至存在较大差异。这就决定了同是一定数额的最低工资,其购买力也有不小差距。而就群众平时的所有开销来看,固然有像“个人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硬性开支,但客观而言,这在他们的所有开支中所占比例是“小头”。相反,受地方物价水平等影响较大的日常生活用品、住房等开支却是“大头”。也就是说,不一样的日常物价水平,才是决定各地最低工资调整的关键因素。
同理,判断一个地方最低工资“含金量”的,也不能以同比或环比涨幅大小来判断。近日,各地最低工资标准陆续出台后,就有媒体在汇总后得出结论“今年各地的涨幅是历年来最低的”。这虽没有明说,但明显隐含着各地最低工资“含金量”低的意思。但是,在我国GDP和物价水平增幅放缓的情况下,这样的看法并不科学和合理。最科学合理的,仍要以当地群众到手的最低工资的实际购买力为标准。
对于各地而言,如果最低工资能确实有效地保障居民的购买力、改善群众的生存质量,大家鼓掌一下也未尝不可。可如果相反,有关方面就要积极查找原因,并作出相应的努力、改变和调整。 听听也就算了,人家是以大数据来说话的! 随它吧,不然物价又再一次高了,每次有人升工资,物价都会跟着涨 说个屁“含金量”!!能够按照最低标准给你实行就是你去年清明烧金猪了。 含金量?
那些制订最低工资标准的人,躲在办公室里制订政策,制订出来的政策能公平?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