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从累倒的合浦县纪委副书记事件中我们读懂哪些信息
南国早报——观点□广西 黄富维
4月9日下午,率队到合浦县公馆镇办案的合浦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郑剑锋突发脑梗塞,倒在办案现场,被同事及时送到医院治疗。12日下午,记者在合浦县人民医院了解到,郑剑锋仍在抢救,没有脱离生命危险。(相关报道见本报4月14日A2叠3版)
近些年来,由于工作方面的原因,出现一些基层干部累倒、病倒在工作岗位上,甚至因此献出了宝贵生命的例子并不鲜见。对此,让人赞叹,也让人甚感惋惜。
合浦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长郑剑锋在办案时,因突发脑梗塞而病倒,则是这些“累倒了”干部当中的一员,应无什么特别之处。但笔者认为,由于他是纪检干部这一层特殊身份,而使他的“忙坏了”,又显得与众略有不同。不能不使人从他身上,要有所感悟、有所警醒,并且读懂一些发人深思的信息。
按说,纪检部门与其他部门一样,工作人员忙得不可开交,经常要加班加点,不外乎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工作人员人手不够;二是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前者,当是机构编制部门通过内部合理调剂,或通过增编的办法进行解决,不在民众的担忧和思索之列。而对于后者,就应当引起重视和注意了。众所周知,纪检部门是党风廉政建设的主管部门,工作量大,任务重,日常工作应付不过来,当中也许有要开展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内容,但最主要的一条是需要查办的案件多。而案件多,说明反腐力度在加大之外,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地违法乱纪问题仍然很突出。所以说,“忙坏了”纪检干部,绝不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情。
正确解读好纪检干部的“忙坏了”,主动为纪委书记“减负”,改变纪检干部“加班加点是常事”的工作环境,需要上级有关部门在人员配置等“硬件”上予以保障,这是自不待言的。但最根本的一条是,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反腐防腐机制,从制度上约束和保证公职人员有不能腐、不敢腐的念头,使纪检干部由以查办案件为重点,转向以开展廉政教育为主的新常态,在党员干部中自觉形成遵纪守法。
不知是不是真的??? 看起来象CCTV的新闻,我为什么这么说你们懂的。我不是没同情心,我说事实 对于天朝的官员,我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 合浦没有“腐败”,连苍蝇都没有一只,这是纪委“功劳”。工做得好值得犒劳 “忙坏了”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好与不好人在做天在看。但是工作的同时也要保证身体健康。 违纪腐败案件没见一件曝光,是忙坏了吗?按我看是到酒店饭馆的山珍海味吃坏了! 如果是忙坏了的过劳死,其死因都是身体得不到基本的休息,使血压飙升,再因血管硬化而发生脑出血致死,或者猝发心脏病致死。
脑出血和脑梗塞,虽然都称为“中风”,但二者有根本的区别。脑出血是因为血压飙升、加上脑血管硬化,经受不了血压飙升的冲击而破裂出血。而脑梗塞则是因血管里血脂、低密度胆固醇等血液垃圾过多,这些血液垃圾不幸流经细如发丝的脑血管,堵塞了脑血管而发生脑梗塞。
我们合浦的这位现代“包公”,得的是“脑梗塞”中风。
所以,说他是忙坏了,就有点说不过去。
更像是平时饮食不适当,再加上锻炼身体太少,使血液垃圾过多而发病。 北海有个教育局副局长落马,合浦我没有听说过任何一单案件,还尼玛的“忙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