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市场肯定不可能永远是支柱产业,反驳“90后不用再买房”
90后,一个充满了朝气与希望的称谓。随着他们逐渐进入社会建设的主角行列,关于“90后”的话题也渐渐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叛逆”、“个性”、“宅”……他们身上的标签越来越多。90后与楼市相交,又会产生怎样的火花?1、90后人口总数比80后缩减23%,00后比90后缩减16%。25岁至49岁的购房主力人口将达峰值。一是新增人口在减少,二是多地仍加大商品房供应。这两大因素导致需求失衡,成为楼市最大威胁。
2、大多数家庭构成都为“421”结构。即使按照祖辈父辈家庭都仅有一套房来计算,第三代年轻夫妇结婚时拥有的房产也将有6套。
房地产市场肯定不可能永远是支柱产业,这个是共识。本贴主要讨论90后是不是需要买房。
下面我来反驳:
首先:90后421家庭结构下,是不是就有6套房?
1、90后的父母还起码活30——40年!
大部分媒体的论据是按照中国独身子女家庭的现状,从概念上可以推算出,90后未来可能有6套甚至更多的房屋继承。但是你们忽视了,90后成年的时候,父母辈70后,爷爷辈50后,依然活着!活着就需要住房。也就是90后人均多套房屋的可能性起码是要等到2040年以后。
2、家庭小型化,对房屋的需要依然有强大支撑!
当前家庭规模以二、三、四人户为主, 其中一人户、二人户逐年增加。空巢、丁克、单身等正构成家庭新结构,并带来新需求。
3、中国房屋的使用寿命不可能支撑到20年后!也许有人会问,按照目前中国建设量,乐观计算,中国房地产20年后也不可能再有发展空间。但要明白的是:这20年可以大量建设,但20年后,之前的房屋,按照中国的建筑质量都面临着拆迁。
4、中国城镇化速度依然在持续。
城镇化进程是影响住房新建规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城镇化进程加快时,住房建设投资规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如日本在1955~1972年间,住房建设量年均增速为12%,1972年新建住房占当年住房存量的比例超过6%。这一期间,日本城镇化率从56%增加到72%左右,城镇化率年均增加超过1个百分点;
我国2011年城镇化率为51.27%,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随着未来10-20年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由农民转至城镇的人口,依然会创造很大的购房需求。 支持房子拆旧说法,就像手机,电视,电脑一样,大家都不知换了多少。只不过房子相对换得慢一些而已。 中国的国情和社会制度、风气都与其他国家不一样,房子在人们心中占的地位太重要 我应该会买房的,但至于啥时候,我就不知道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