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语者 发表于 2015-6-25 10:58:36

铭心之痛——细数合浦珍珠业前世今生,衰败的南珠使珠还合浦寓言一去不复返

       犹记昔日合浦珠乡三件宝:珍珠、海牛、东园酒广告在本地电视台,大街小巷展示牌等地方铺天盖地,作为城市名片的珍珠排在广告语首位,足见昔日合浦珍珠业发展对于整个城市的名片宣传占据着多大作用。可一直令珠乡人民引以为傲合浦珍珠业发展至今却成了众矢之的,珍珠、海牛、东园酒转了一圈到现在,逐渐成了颠佬、嫖客,三轮车佬,不得不说这是多大的讽刺!
   《后汉书·循吏传·孟尝》记载:“(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汉朝时期,汉武帝平南越政权后立岭南九郡,合浦郡便是其中之一。汉时,合浦盛产珍珠,源远流长,周边的东南沿海海中有七大珠池,白龙、青婴、杨梅、乌泥、白沙、断忘、海猪沙、其中就以合浦白龙池最大出名。古时的当地老百姓大部都依海吃海,以采珠为生,南珠的名声闻名遐迩,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依然蜚声海内外,有俗语“东珠不西珠,西珠不如南珠。合浦盛产的南珠凝重结实,晶莹透亮和虹光,不是东洋倭国日本所产的东珠(又称:真珠)所能比拟的。


白龙古城




合浦南珠

风语者 发表于 2015-6-25 11:00:19

第一届珍珠节的合浦美人鱼场景

      汉顺帝时期,为保护合浦珍珠业,任命孟尝为合浦太守,铲除贪腐之人,大力发展珍珠业。《孟尝传》中有记载,在汉代时期,由于保护得当,合浦采珠事业兴盛发达,直到明朝珍珠年产值仍然属鼎盛时期,但由于明朝年间的过度开发滥采,合浦珍珠业再生资源和环境开始遭受严重的破坏,产量直线下滑,最终导致最出名的白龙珠池成了一湾死水,一直到清朝了便开始走向衰落,直到民国时期整个合浦珍珠业可谓是名存实亡。
         解放建国后,为了重整合浦珍珠业,周恩来总理批示:“要把合浦的南珠搞上去!”有国家支持,当时就在合浦白龙附近建立了一个珍珠养殖试验场,珍珠育苗获得成功。合浦珍珠养殖业也得到了重新崛起的机会!上个世纪90年代初,整个合浦珍珠业开始发展兴盛,风头正劲,各种关于珍珠庆祝和宣传等活动层出不穷,兴盛一时!

风语者 发表于 2015-6-25 11:01:00


      但随着合浦珍珠业的名声斐然和重新崛起,开始引起了少数当时在位的贪婪之辈垂涎,为了使合浦珍珠业成某城市发展的垫脚石,遂行强盗之径,欺世盗名地强抢“合浦南珠”名头。将原属合浦的营盘(珍珠主产地)和南康,福成3个镇,强行划入市区版图纳之名下,把“合浦珍珠”换成了“XX珍珠”,并对外宣传展示,令人耻笑和愤怒。
      殊不知强抢并不是为长远发展和保护,却只为夺名,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强行纳入市区版图范围的营盘,南康等在被划入后,垂涎之人便开始借着“南珠”名头大肆开展工业项目开发,将原本适宜养殖珍珠的海域的生态环境破坏殆尽,养珠的海域环境破坏带来的后果却造成了整个珍珠业的末日,珍珠产能和质量严重下降。目前除了本地寥寥几家仍然培育养殖以外,如今市面的所谓合浦南珠已经大部分为假冒伪劣淡水珍珠,顶着虚名苟延残喘!从此“合浦南珠”之名被尽数糟蹋。
    如此天物惨遭暴殄和蹂躏,合浦珍珠发展之路再一次走到了尽头,无论是谁对谁错,孰是孰非都已随着珍珠业的衰落成了过眼云烟,一去不返,不得不说这是我大合浦老一辈人,甚至是我们这一辈人的铭心之痛!

捏饭碗 发表于 2015-6-25 11:37:23

现在市场上很少见珍珠螺卖

无所事事 发表于 2015-6-25 14:30:45

http://img.hepu123.com/attachment/forum/pw/Mon_1506/2_161234_1649e6bc9b4673e.jpg?155合浦人老珠黄了?

孤狼 发表于 2015-6-25 17:04:01

已经没有合浦珍珠这回事咯,早被小北海冒领咯

5620008 发表于 2015-6-25 17:07:02

珠还合浦,已经变成珠还北海了!

南海岸 发表于 2015-6-25 17:21:58

“珠还合浦”,还要世世代代唱下去,直到真正珠还合浦为止。

打倒牛鬼蛇神 发表于 2015-6-25 17:49:56

有些人注定遗臭万年

冬瓜哥 发表于 2015-6-25 18:43:19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铭心之痛——细数合浦珍珠业前世今生,衰败的南珠使珠还合浦寓言一去不复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