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同缘——拜访珠乡青年书画家(二)
邝嵩菁北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
北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规范汉字书写专业委员会会员
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
中国书画教育委员会会员 初见邝老师,还觉得是一个蛮安静的人,可一接触之后就发现他的性格亦静亦动,坐下来写书法、画画的时候眼神专注,神情稳重,如老僧,玩乐的时候就像孩子,并且会开一些无伤大雅的玩笑,把大家逗笑。
这是在央美画室时的邝老师
再见邝老师,是受到邀请来到了他的家中,外表很普通的一座房子,可走到里面后发现别有洞天,到处都洋溢着书香世家的乐趣。即使是在厨房,也挂着一副一米长的书法作品,上面书着:“惠我春风”。邝老师和我们介绍,那是他父亲写的,他父亲也酷爱书法,是一位酷爱根雕、盆景的书画家,他们家是书香世家,他自幼受父亲影响颇深,从五岁就开始临习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字帖,每天在阳台的水泥地板上用大毛笔醮清水练字,写五十个楷书字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增加,邝老师书法的认识也随之深入,开始随父亲登山观摩山崖上的刻字,用手比划,受益匪浅。
沿着楼梯向上,惊讶发现在邝老师的家中,书法无处不在,在墙壁上,也有他年少时的几副书法作品,楼中有一个小天台,小天台旁边有一个小房间,上面用繁体字书着:“书庐”,这原来是他们家的书房,当年小小年纪的他,就是在这接受父亲的教诲开始学习书法。
在墙壁上的书法
他十三岁开始正式学习美术,进入学院派教学模式的美术班训练,先从素描训练开始,然后到色彩(水粉)的练习,前后学习七年美术。
邝老师认为艺术就是生活,画画要表现的是接近生活本质的东西,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而在生活中已经把艺术当成了自己的第二生命。
写书法和美术创作会给人带来精神上和物质上的享受,生活给予了创作的灵感,艺术创作又给他带来了快乐。
“我的目标是创作出更贴近老百姓生活的作品,梦想是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可学无止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很多方面还比不上前辈们,所以还得多多努力。”邝老师笑着说。
细细数来,邝老师学习书法也有十余载,不事张扬,埋头苦练,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九九五年曾拜师文本南宁市书法学校韦剑平老师学习书法,潜心钻研,临池不缀,博采众长,舒卷自如。在书法上,要重气韵、重传统、重个性。
他认为无论是书法还是画画,都要都要孜孜以求,持之以恒,更要讲艺德,在人格人品上下功夫,做到人品艺品相统一。他始终把书法当成事业去追求,耐得寂寞,全身心投入,无怨无悔,以期在艺术上取得更丰硕的成果。每年都积极参加国内书法比赛,获奖无数。
书画是同缘,唐宋元明清的著名画家同时也是书法家。在书法里可以吸收丰富的养份滋补美术作品,当然,在画油画、水彩画还有中国水墨画时也悟出了写书法的精妙。所以二者是统一的,写书法不如说是在画画,画画时其实也是在写线条,讲布白。学无止境,人无完人,书画艺术是他追求一辈子的事情。
画于合浦的西郊,画面基本是用油画刀画成的,大概用了2个小时时间完成的,画法果断,概括,借鉴了旧苏派的画法,是一副不错的外出写生作品。
2009年在现已拆的合浦沙街尾边写生的一幅油画作品,本画未完成,还有很多东西没画上去。放此画上来是想大家批评和指点,以后改正完善它。本画正面左边是画沙街尾边上,中是西门江,右上角是画廉州中学的校舍和古迹魁星楼。
这幅画是2008年6月在北海市海滨公园里对着渔船写生的。那天天气晴朗,太阳直照,海滩呈现一片金黄色调,在充满激情的状态完成这副作品。这画2010年春节在北海市美术家协会会员展展出。
这是由南宁市南伦画廊收藏的部分画作
部分荣誉证书
邝老师的部分书法作品,因为当时环境所限,只有放在地上拍摄。
邝老师欢迎各界人士对他的作品进行点评。 一代文人,向邝老师学习 我对后面的字特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