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记忆里值得我们怀念甜食——填满我们80后儿时甜蜜的流动摊糖水
对于我们合浦多数80后儿时经常吃的零食和甜品想必大家都了然于心,从小浣熊干脆面、花生糖、再到无花果、玉米糖水……这些曾填满儿时记忆的甜食,一直都深深地藏在我们大部80后珍贵记忆的深处,那时的我们只懂得贪嘴,也无需为现在大多食品的添加和防腐剂等买单而担心致癌、更不用心怀“吃地沟油操中南海的心”心境,甚至也不曾明白在当今这个社会里成长的代价竟会如此让人不堪。随着成长,如今那些曾陪伴我们童年的甜品有很多已经开始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那些每次一看到就口流馋涎的滋味,也随着时间的流逝,除了剩下淡化在口中和镌刻在心中味道以外,剩下也只有回忆了。即便当已经长大的我们仍能在街上买到相同的品种,但或多或少也早已没了当初的味道,也远比不上几十年如一日车沟底“盲公”牛奶花生糖的味道般原汁原味,初心不改。
如今那些陪伴和跟随我们童年小伙伴长大的甜食已经越来越少,很多我们都已找不回来,但仍然还有部分值得我们追溯,值得我们去回忆和品尝,就比如,现在仍活跃在街上,推着流动三轮车的自制糖水。
小时候所接触的流动糖水摊,一般都会出现在大街小巷,也并非现在如此先进有电动小三轮,多数都是脚踏的小三轮推着。里面放的糖水有些甚至不会有冰,只是单纯地拉着几个锅,锅里盛装着煮出来各色各样的原装糖水,多数都是有玉米,薏米,有些会有龟苓膏,豆花等,那时候糖水用的白糖和黄糖煮的不多,多数糖都是我们本地常见由甘蔗茎汁做成的赤砂糖,黄橙橙的色调,味道相当甜。
随着时代发展,很多糖水店兴起并迅速占领了市场,多数的糖水也“鸟枪换炮”,糖水店铺拔地而起的同时也带来了经营糖水品种的多元化,什么芋头西米露、莲子、海带绿豆沙、木瓜银耳,让人眼花缭乱,吃法也五花八门,价钱也水涨船高!想当年兜揣10块钱可以带着妹子到糖水店潇洒一番的日子早已不复返,更是让人心生如今身上不带着毛爷爷走进去的话都相当不充实感觉。
不过如今仍活跃在街上的糖水摊们依然还算初心不改,除了从事的人变少和经营的品种除了多出一两样以外,价钱扔相当平民廉价,仍然都以槐花、薏米、豆花、有时候也会有沙颗米为主,但味道和从前一样,多数都用的糖仍然是赤砂糖,喝起来相当甘甜和生津。
每当看到这样的摆设,这样熟悉的四方铁皮筒,便会勾起楼主自己儿时在学校或在家门口,一遇到这种场景的回忆。
那些止不住哈喇子在嘴里放肆奔腾,想方设法掏出身上的零花钱或缠着父母,硬要喝上一碗玉米或豆花止住不断涌出的哈喇子才算罢休,不给钱不给喝就原地哭闹或者发小脾气!不知道大家儿时是否也这样过,反正楼主自己就这德行,用现在流行的两字来形容的话这叫“任性”!
虽然这不算是我们的传统,但却是让我们儿时如何懂得对于“甜”这个味道的记忆,有些东西注定是用来怀念的,有些东西也注定会随着时间慢慢消失。物竞天择,任何的东西与行业都无法永垂不朽。也许以前我们不会知道二十年后的今天,它仍然还存在,只是慢慢减少,我们也许还会回忆和怀念。也许现在的二十年后,它也会仍然存在,但那时又将会是什么光景,谁又将取代我们去怀念它?就如儿时很多游戏和传统一样,如今已经慢慢脱离或完全离开了我们视野。
当但无论如何,消失不代表不存在过,不存在了不代表不在心里和记忆里过。
我也喜欢吃玉米糖水! 70后的表示不屑一顾,呸! 流动冰棍有,没有流动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