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们合浦8090后童年小玩具大回顾,献给我们共同怀念的童年纯真时代(请大家踊跃
无论是夏天的一毛钱的冰棍,或者一毛钱十个的玻璃弹珠如今都已经离我们80和90后而去在现在的社会里,许多的工作、家庭等压力已经让我们开始找不到方向,开始变得迷茫,很多东西都在不断离我们而去,现在科技普及率不断让我们开始找到的新乐趣的同时,也让我们失去了许多儿时引以为豪的乐趣。现在的孩子们玩的玩具,更与我们那一两代人天差地别,完全已经找不到了我们那个时代的印记和痕迹,那些儿时的陪伴我们长大的小玩具物件和已经渐行渐远的童真,我们也只能通过记忆将它们寻回。
前几天卤煮回乡下,看见乡下仍有孩子玩弹珠,画面就如卤煮儿时一般,突然心觉悸动和美好,儿时回忆不断闪现,便萌动了盘点儿时玩过小玩具的冲动,让这些小玩意勾起我们记忆,重新找回曾经的童真,一起追忆那段没有电脑病毒和岛国风情的年代。
(很多图已经无法寻觅,只能从网上找了)
首当其冲玩弹珠!
这个对于无论是在城里或乡下的儿时人也许记忆是最为深刻的,我们合浦这边玩法多样,但记得儿时玩得最多的玩法还是十分直接的,就是找一块水泥地板或稍微平整的泥地,画一个界,然后大家趴在地上,各种姿势趴开,手指卯足劲,把对方的弹珠弹出界外就算赢,打出哪一颗就将那一颗收归囊中。那些小伙伴强有力手指发出力量,弹珠与弹珠碰撞产生冲击声至今仍在脑海里翻转。把赢来的弹珠用透明玻璃瓶收集起来,洗干净用水侵泡,放在阳光下时闪着刺眼的光芒,晶莹和透亮。
中间插播一点题外话,毕竟这电视剧也是不能忽略的一部分。
其他不用多说,儿时谁懂得情爱?看的只是特效,虽然【白娘子】跟现在电视电影特效相比显得已经落后,但相对于当时来说,也属震撼了。除了这个还有那时每晚坐在电视前等着开播的《西游记》,每逢周末播出的【地道战】和【地雷战】、还有【黑猫警长】等被我们视为经典的画面都让我们记忆深刻。
相比现在泛滥的抗日神剧和当下的国产五毛特技电影,满屏幕的明星或相亲真人秀和泡沫的爱情剧相比,这些更能在我们幼小的心灵成长过程中铭刻过或留下深深的烙印。
想当年看到“太君”挖出一坨屎大叫“八嘎”的时候,差点没把自己给笑翻了!
这玩意挺有讲究,记得小时候的北海,那时候旅游业刚起步,父母带着去北海玩的时候,看见街边小贩卖的这样小龟子甚是喜爱,只要摇晃一下或者按一下龟背,小龟的头和四肢就会开始抖动,十分好玩,除了银色还有金色的,很有乐趣。
具体的名字想不起来了,只要材料是啤酒盖子,或者小时候那种五毛钱一瓶的豆奶,买了喝完要把瓶子还给小卖部老板,盖子就偷偷收藏起来,然后找个工具砸平,再扎两个小孔穿上尼龙线就可以拉着线的两头旋转玩了,一边拉小铁皮就会发出嗡嗡的声音,记得有次做的时候因为要砸平盖子,还把手指头给砸破了。
纸扎起来的照相机,懂事了和大一点了就没玩了,当时卤煮曾闹着要姐姐教着折,但是始终没有耐心学下去,因为老是折不好!
夏季回到乡下,总会和村里表亲兄弟找那些Y字形树枝,折下来以后剥皮,形状如果不好看的,要用铁线扎着固定起来,然后用火烤一下定型。用火烤还有另外其他好处,就是可以快速烤干树枝里的水分,让树枝可以更加坚硬和耐用。
制作好了就可以拿来打鸟了,不过卤煮从来没打中过鸟,更多的大家在河滩边捡那些圆形的小卵石,装满裤子衣服口袋,然后在河里丢玻璃瓶子,大家站在岸上瞄着打瓶子。
说到小零食,那时候估计没什么比一毛钱的雪条更吸引人了,还有麻筒之类。
不过除了这些,还有一样东西是很多那时候的孩子都爱吃的,就是那种用塑料袋包装起来的梅子粉,每包总是配着这样的小勺子,各种各样的,什么小动物形状都有。有时吃的时候都舍不得用这样勺子,把它收藏起来,然后整包梅子粉倒进嘴里吃更过瘾!
暂且叫跳跳蛙吧,底部有个齿轮发条,材质有塑料的当然也有全是铁皮的,只要扭动底部齿轮发条几圈,然后放在地上,它就会一跳一跳,就跟真的青蛙一样,十分惹人喜欢,这个玩具曾经是卤煮小时候最爱的玩具之一。
对于情窦初开的早熟人士来说,这心形折纸就算里面不写上几句肉麻的情话,折成这样送给喜欢的对方,那也是足够表达意思了,当然了里面写上一段情话,就更好了。
遥想当年,这玩意可是帮卤煮拿下了第一个小女友,纯感情的,话说那时候亲个嘴都怀疑会不会怀孕来着?
这个牛逼了,第一把“枪”,那时候的还没有现在这种外形仿真度很高的塑料手qiang,尽管真实度还行,但还很少,也很贵。
不过这种就不同了,简单便捷,塞上盖子,扣下扳机,小塞子被击发出来就会发出砰砰的声音,虽然有些不够过瘾,但也足以能满足小小男子汉暴力的心理了,缺点就是质量太差了!卤煮一次买了几个颜色的,总是玩着玩着,那根拴住小盖子的塑料袋就断了,让人很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