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乡瑰宝永安大士阁
珠乡瑰宝山口永安大士阁大士阁又名四牌楼,位于合浦山口永安古城的中心,因在阁楼上供奉观音大士而得名。大士阁的具体建成年代已无可考,按建筑风格考究而言,有论者认为是宋代的建筑,就目前所见的史籍而言,一说建于明洪武年间(1368——1398);一说始于明万历四年(1576年)。虽然始建年代之说有差异,但大士阁建于明代或之前,是确定的。
大士阁由两座敞开式的亭阁组合而成,但其内部构造却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全阁坐北向南,以后座的四柱厅为中心,分前后两亭阁,前亭阁高6.38米。后亭阁高7.43米,总建筑面积248.5平方米,其中底层建筑面积为167.5平方米,二层建筑面积为81平方米。上层阁楼式,下层无围栏敞开式,整个楼阁采用穿斗式和抬梁式相结合大木构架,大木构件全部用铁木,主要承重结构为36根圆柱,柱基为雕刻宝莲花的石垫,其中1根立柱柱脚悬空,是全阁最精巧、最部分。
前座的正脊正吻兽是一对展翅凌空的凤凰,脊正面中央是一幅二龙戏珠图,两条堆贴浮雕的游龙栩栩如生。后座的正脊正吻兽则是一对鼓目圆睁的龙首鱼身怪兽,鳞、角分明,凶猛异常。
大士阁在建筑学上有很大的科学艺术研究价值,更是研究南方古建筑的重要实物资料。自明代以来,合浦曾遭多次风暴袭击和地震摇撼,附近几里内庐舍倒塌,该阁却岿然屹立,是合浦县保存最长久、最完整的古建筑物,现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大士阁不用一钉一铁而构成一个优美稳固的统一体的鬼斧神工,倾倒了古今中外的游客,工匠名师的同时,也在民间留下了“梦建大士阁”的传说。
大士阁是建在永安古城中心位置的,在永安古城一般乡民的心中,是古城吉祥的象征,因为大士阁的建成,在他们心中不但有着共同的寄托,还有着一个共同的神奇之梦。这个神奇之梦又是同在一个晚上。有一天晚上,永安城里的居民都做了一个梦,一个白衣仙人在问他们,要在城中建一一座宫殿,问他们是否愿意参加?梦中答应参加修建宫殿的人,在梦中都参加了劳动,并且第二天一早起来都感到满身疲倦。令他们惊奇是,当他们来到梦中劳动工地的城中心时,竟然出现了一座宫殿。在宫殿旁还建有一排碑廊,碑廊上刻着参加加建宫殿者的名字,更使他们惊讶的是,凡是前天晚上在梦中报名参加修建宫殿的人,都有名字在上面。而上面不刻名字的,都是没有报名参加修建宫殿者。于是,乡民们经过商议之后,根据前天晚上大家见到的白衣仙人的形象,认定是观音大士显圣在永安城修建了这座宫殿,就一致决定把这座宫殿作为观音法座的道场,即是大士阁了。据乡间传说,大士阁安放了观音大士法座后,一些当初没有在梦中报名参加修建宫殿的人觉得不好意思,就慢慢的迁走了。
来到山口永安探访大士阁过程中,遇上健谈的老人家,除了向你大谈特谈大士阁的种种神奇之外,还会神秘地告诉你一个“情况”:大士阁当年在大军(解放军)渡海解放海南岛时,还作过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司令员林彪的指挥所。虽然林彪只在大士阁上住了一夜,但此后大士阁还一直保留着林彪用过的枱椅,只是到了后来才除去了。老人的故事言之所见,非常逼真。1949年12月9日,林彪电告率部进军准备解放海南岛的43军军长李作鹏:“除目前参加追击的一个师继续作战外,其余两个个师应向廉江、合浦集中休整,准备尔后配合40军进占海南岛。”1950年1——4月,合浦确实动员全县力量,配合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做好解放海南岛的支前工作,四野的首长也曾到合浦检查,并表扬了合浦的支前工作。但永安古城老人所言“林彪在四牌楼设指挥所”之事,未见载于史籍,只是成为永安古城人文的一个亮点而口碑相传。
这就是合浦永安大士阁,永远有说不完的故事和传奇……
合浦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底蕴比小渔村深厚多了,但不知是被故意打压或是主政者的原因,合浦已被后浪拍在沙滩上了 能工巧匠 也不修缮一下,顺势开发农家乐旅游线路! 有机会就去看看。 ...................... 是文物应该保护!
回 皆申 的帖子
皆申:合浦的人文历史和文化底蕴比小渔村深厚多了,但不知是被故意打压或是主政者的原因,合浦已被后浪拍在沙滩上了 (2015-09-06 00:20) images/back.gif同意观点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