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到底把钱花到哪儿了?“银发一族“需警惕的消费陷阱
你们听过“银发经济”吗?所谓的“银发经济”是专门为老年人消费服务的。“银发产业”又称老年产业、老龄产业。其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卫生健康服务、家政服务、日常生活用品、保险业、金融理财、旅游娱乐、房地产、教育、咨询服务等各个领域。
近年来,“银发经济”愈来愈为市场所重视,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亦愈来愈多样化。但与此同时,少数不法商家针对老年人设计的消费陷阱亦层出不穷。
总结了一些常见的老年人消费陷阱,希望大家能提醒一些家里的老人,不要盲目地把钱投入进去。
1、保健品掏空老人家底
人一旦慢慢进入老年时期,越发地注重养生方面,在电视上看看养生节目或是去参加一些健康讲座都是常有的事,每次总会买些保健品,慢慢地就会被这些保健品掏空积蓄,却依旧乐此不疲。子女竭力反对,新闻媒体亦经常提醒,可是为何众多老人依然对“天价”保健品缺乏“免疫力”呢?不少老人表示,去参加相关推介活动并购买保健品,其实并不仅仅只是冲着保健品,也是为了更好地融入有着相同爱好的“朋友圈“。
2、时尚老人有新型需求
当然了,也有许多老年人对保健类产品不感冒,他们更愿意把积蓄花在自己感兴趣的业余需求方面。比如旅游,还有买漂亮的衣服,光这两项就占了老年人收入的一半了。现在很多老年人都会去跳广场舞,在这过程中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跳舞、一起旅游便成了这些时尚老人的追求,为此也花费了不少。很多老人表示,年纪大了,也不打算攒钱了,希望能活在当下,多尝试自己敢兴趣的事。通常这些都不是一笔小数额的消费。
3、“被啃老”虽无奈却甘愿
不管是购买保健品,还是投入在自已的业余爱好,都是老人的主动支出。但是,有一部分老年人由于“被啃老”,晚年生活面临着更多困境。这些老年人通常都会说,“没办法,自己的孩子,我们不帮谁帮呢?”
很多老人为了能抱上孙子孙女,都会主动承担起帮子女照顾孩子的责任,甚至老人还需要负责两代甚至三代人的开销。而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是由于年轻人没有工作,有些虽然年轻人有工作,但花钱没有节制,依然需要不断地“啃老”。这无疑给本来就不宽裕的老人雪上加霜。
“银发市场”应注重社区服务
中国的老龄化程度非常之快,各界对“银发市场”的潜力亦非常看好;但在商家眼里,这个市场的利润空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造成市面上针对老年人的产品、服务等不够丰富,无法满足很多老年人的需求。
老年群体的消费需求与十年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旅行、美容、健身等,这些以往被视为年轻人的“专利”,现在很多老年人也有这样的需求,需要商家推出针对性产品。
同时还要与社区联手,推进社区服务特别重要。这与老年人的特点密切相关,如果商家就在社区周围,除了方便老年人前往之外,消费的人群也多是熟人,这会大大激发老年人的消费需求。
现在很多老年人之所以会陷入保健品陷阱,那时因为很多保健品商家社区服务做得好,把免费礼品、讲座等都送到了老人的身边。为此,除了要加强部门监管外,也需要更多的正规商家深入拓展社区服务,把更健康的产品和服务送进社区,把“劣币”从老年人身边驱赶出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 值得警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