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廉州之八——故事多多的定海路
故事多多的定海路定海路得名于廉州古城的南门楼——定海门。定海门又称南大门,址在今定海北路、解放路交叉处,即还珠宾馆北侧。取名定海,寓意海不扬波,国泰民安。定海门楼前是护城河入海河段,又是雷廉的主要出口通道,门前有定海桥。沿护城河依次有攀龙桥、龙门桥、云龙桥、登龙桥。登上城门,可听海潮波声、可见桥带相映,是寄情抒怀的好去处。
定海路南门外东侧,今防疫站一带,原有天妃庙。据称是清初海禁时期,涠洲居民被迁移入内地。有一天,一天妃神像随海潮飘到廉州附近。涠洲移民认得是原涠洲三婆庙的神像,于是就近建天妃庙祀之。此后,廉州府城内的商人和居民经常祭祀。凡有祈愿皆灵验。
天妃庙南侧有马王庙,址约在今人民医院东面。在当时也是一座较有名气的庙宇。在当时,由于各种地方势力忙于争夺地盘,八属(钦廉高雷琼崖罗阳)军占据廉州意欲实行割据,无暇顾及地方治安,一些土匪武装趁机招兵买马,占地为王,势力较大的翁贵卿匪帮占领了马王庙和天妃庙一带,残害百姓。
1927年1月,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一师补充团教导营第二连对发起翁贵卿匪帮清剿。战斗从拂晓开始打响。由于翁贵卿匪帮利用马王庙和天妃庙的有利地形进行拼死抵抗,战斗非常激烈,一直打到第二天凌晨,第二连连长陈明珖带领敢死队发起猛烈的攻击,终于攻克了马王庙和天妃庙,陈连长在战斗中不幸被翁贵卿匪帮的炮弹击中以身报国。是役,以消灭匪徒二百来名,翁贵卿匪帮败逃公馆、白沙而结束。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一师补充团教导营第二连连长陈明珖以下二十余名军人以身报国。马王庙战役因此成为民国期间,合浦三大剿匪战事之一。战事结束后,为了表彰连长陈明珖及以下二十余名军人的英勇事迹,当时的地方政府在马王庙附近予以厚礼合葬,并立石碑以永志其功。后来,由于建设的需要,这座“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第十一师剿匪阵亡(刻列战死军人名字)之墓”被铲除,剩下的这块石碑则被当时的生产队移到东较场古水井旁的晒场边作石櫈。
定海路南门外西侧,有接龙庵,址在今还珠宾馆至广场一带。据史籍记载,接龙庵建于宋代,是廉州名刹之一。接龙庵周边古木参天,浓荫蔽日。庵前有茶亭一座,茶亭柱上有楹联云:“坐坐松松力,谈谈饮饮茶”。由此可见,接龙庵是人们出入南门歇脚乘凉或踏春访友的聚会之处。
接龙庵与廉州古城南门护城河上道光年间建的云龙桥、龙门桥、攀龙桥,相呼应,可谓是“群龙云集”。接龙庵毁于民国年间。而定海门在抗日战争时期,为了便于疏散城中民众而遭拆除。定海桥西侧原有还珠奶店。星移斗转间,这一切都甄没了。
马王塘有缘故于马王庙?小时候在今红旗村十字路口草坡玩,有好多圆坑,是单坑?下了个大鱼,人头骨,腿骨都经常见,小时候看见了怕到死 范老师可以去证实下
回 无所事事 的帖子
无所事事:马王塘有缘故于马王庙?小时候在玩,有好多圆坑,是单坑?下了个大鱼,人头骨,腿骨都经常见,小时候看见了怕到死 (2015-10-31 11:43) images/back.gif你所说是“蚂蝗”塘?
今红旗村十字路口草坡那是旧时著名的“白坟坡” 长知识了
Re:历史文化守望者
一直好喜欢听水手讲古他是廉城历史的活字典
珠乡文化的辛勤传承者
他讲述的故事
好像物欲社会里
吹来一缕暗香的风
让人沉淀其中
领略时光的尊贵和价值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