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诉心声 发表于 2015-11-7 16:01:19

【拍客】二十四——魁星楼与海角亭 古廉州郡文人雅客与经纶学子的寄托(图)

    走进合浦县廉州中学的西南方向,心中总是油然而生一种对历史情怀。海角亭、魁星楼,海门书院依次坐落在此。即使时间的浪潮已无数次的来回拍打,可是依旧保存下来的是人们对古廉州郡的瞻仰,即便海角亭和魁星楼这是古廉州郡历史中的沧海一粟。如果按照位置顺序观赏,那么魁星楼当仁不让是第一处观赏点。
    据史料记载“魁星”是古代传说的能够主宰文人学子现在和未来的神,以至于古代凡是每家每户有学子的都会不约而同的膜拜“魁星”。另外,史料对“魁星”的形象的记载如是,魁星面目狰狞,金身青面,赤发环眼,头上还有两只角,整个仿佛是鬼的造型。这魁星右手握一管大毛笔,称朱笔,意为用笔点定中试人的姓名,左手持一只墨斗,右脚金鸡独立,脚下踩着海中的一条大鳌鱼(一种大龟)的头部,意为“独占鳌头”,左脚摆出扬起后踢的样子以求在造形上呼应“魁”字右下的一笔大弯勾,脚上是北斗七星。

倾诉心声 发表于 2015-11-7 16:02:33

    廉州中学内魁星楼,原名奎文阁,建于清乾隆18年(1753年),位于当时的海门书院内,属于海门书院建制之一。阁内祀奉有主宰文化人命运的奎文星神,以祈学者有功名福禄。1795年,奎文阁塌毁。至道光元年(1821年),生员王冠文等人才在旧址复建奎文阁。
    该楼为一正方形三层亭阁式建筑,占地面积22.6平方米,楼高15米,底边长4.75米。底层以条石为基脚,四周有回廊。楼下室内立有两块清代石碑。碑刻内容为海门书院章程和书院延请山长事宜及待遇。楼上悬挂一口有两条角龙作纽带的大铜钟,以作学校信号之用,该阁因此亦名“钟楼”。青铜钟纹饰精致,字体俊秀,是清光绪31年(1905年)废科举、创学堂之后挂上的。

倾诉心声 发表于 2015-11-7 16:03:18

倾诉心声 发表于 2015-11-7 16:05:32

    魁星楼屋瓦上的神兽,同样属于古代人信仰的其中一种。

倾诉心声 发表于 2015-11-7 16:07:42

魁星楼简介与魁星楼修复记

倾诉心声 发表于 2015-11-7 16:08:56

    接下来海角亭,一个在廉州人心目中历史味道浓厚的古建筑。每踏进海角亭一次,内心就好像被洗礼一次似,尤其是屋檐上“万里瞻天”四字给人的豪迈之情寓于言表。不愧海角亭会成为合浦县廉政教育地点,看来真的有其独到的韵味所在。
    海角亭,全亭分为前后两进。第一进为亭的门楼(沿用天妃庙门楼),面阔三间。正门是大圆拱门,两旁是耳门。屋檐由两层砖叠涩突出,古朴美观。正门上方镶嵌着“海天胜境”石额。两耳门分别刻有“澄月”、“啸风”字样,是康熙年间襄平徐成栋所书。正门对联是:“深恩施粤海,厚德纪莆田”,是沿用天妃庙旧联。据说原先海角亭对联是“不到此亭哪知象郡珠崖关山万里,试观于海才见龙门冠岭云水千重。”门楼内左门旁墙上镶有连笔书成“鹅”字碑,是清代陶洽所书。门楼内右壁上镶有知府康基田题写的《逝者亭落成宴集即席赋诗二首》等诗文石刻,是由逝者亭(敬业堂)先后移来的。

倾诉心声 发表于 2015-11-7 16:13:18

    海角亭门前的对联蕴含太多历史,足够后世人对前世的人与事探索一番。

倾诉心声 发表于 2015-11-7 16:14:43

    第二进为亭的主体,呈正方形,是重檐歇山顶砖木结构亭阁式建筑。亭见后敞开,两侧大圆窗相对,四周有回廊,廊边有檐柱,亭四向上下檐之间皆是图案棂窗。屋脊雕塑精致,中央博古图案,上置草尾伴红日,两旁鳌鱼相对,上檐角卷翘草尾,下檐角四狮雄踞,形态生动。亭正后方置一巨碑,刻着:“古海角亭”四大字,据说是范梈所书。亭正前面两石柱上镶着一联:“海角虽僻山辉川媚,亭名可久汉孟宋苏”。为清道光年间陈司灌所题。上联描写海角亭的胜景,下联则道出因人而寿,亭名可久。情景交融,自然贴切,又巧妙地嵌入了“海角亭”亭名,堪称佳联。亭内后门上方悬挂着苏轼书的“万里瞻天”匾。这是当年苏东坡由儋州量移合浦,在合浦居留期间,跋山涉水,观赏风物,探求民情,曾游海角亭作此去国思君的留题。

倾诉心声 发表于 2015-11-7 16:17:08

    苏东坡大学士题写的“万里瞻天”,豪气长存。

倾诉心声 发表于 2015-11-7 16:17:56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拍客】二十四——魁星楼与海角亭 古廉州郡文人雅客与经纶学子的寄托(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