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市各部门联合召开“氯霉素花甲螺”相关情况通报会
近期,根据国家和自治区食品抽检监测情况通报,以及广东与湖南等地发现北海市花甲螺等贝类产品存在违法和添加氯霉素现象舆情报告,加上部分媒体对于舆情报告的相关报道等,引起了很多本地及外地民众的高度关注。12月24日下午,北海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市食安办)联合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公安局、水产畜牧兽医局、卫生计生委等部门召开媒体通报会,就北海市今年8月份开展加强水产品安全隐患专项行动及近期关于“氯霉素花甲螺事件”舆情报道等相关情况进行了通报。
北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梁思奇主持通报会,并对召开此次通报会相关情况进行了简单通报。
会上,北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北海市食安办主任陈劲对今年8月初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取得的一系列成绩及近期广东和湖南等地关于北海市水产品“非法添加氯霉素花甲螺”舆情报告及做了详细通报。
陈局长介绍,今年8月,北海市食安办会联合市公安局等市各部门及县区食品安全办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水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并以水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为重点,全面排查了水产品养殖捕捞和生产经营质量安全风险,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和违规使用禁限用兽药行为。
此次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北海玻璃厂、桂皮仓、桥港等花甲螺打包市场展开全面检查,共查处问题花甲螺10批次。为持续保持严厉打击水产品非法添加高压态势,9月份海城区及银海区食安办分别牵头并组成联合执法组,对辖区内贝类打包经营户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检查,共查处37批此不合格产品。
市公安局对今年9月查处花甲螺案情进行通报。 在今年9月联合排查和执法过程中,银海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在排查中发现银海区南氵万码头渔港监督站内一家花甲螺加工点涉嫌违法添加药物后立即通报了市公安部门,公安部门迅速联合银海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对该加工点进行突击检查,当场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人,查获问题花甲螺5000多千克,土霉素、氯霉素等药物一批。 据悉,截止到今年11月底,北海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478人次,检查水产品养殖捕捞和生产经营单位896家,抽查水产品272次。其中,合格235批次,不合格37批次;移送公安机关案件37起,刑事立案14起,抓获犯罪嫌疑人8人,其中刑事拘留5人,逮捕2人。还捣毁了有问题的水产品窝点9个,收缴了氯霉素质针剂1690支,葡萄糖73盒,没收销毁不合格水产品6673公斤。
市卫生计生委负责人表示,氯霉素属抑菌性广谱抗生素,对很多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均起着作用,但因对造血系统有严重不良反应,引起致命的再生不良性贫血,所以氯霉素主要是用在医治细菌性结膜炎的眼药水或药膏上,但由于销售面广泛,一些药店及网络均可买到,而一些打包经营者听信个人传言谣言,以为添加氯霉素可以保持花甲螺等水产品的鲜活,和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水产品寿命期而非法添加氯霉素,从而造成食品安全隐患和问题,是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
关于近期广东、湖南等地关于“氯霉素花甲螺”舆情报告及部分媒体曝光的事件。 陈劲局长表示,此次发生在近期的“氯霉素花甲螺事件”属于再次曝光报道,早在今年8至9月我市对水产品专项检查中已对添加“氯霉素花甲螺”进行大范围专项整治并取得一系列成绩,而各地在近期舆情报告中只是将这一期间整治和查处的非法添加“氯霉素花甲螺”作为典型案例进行了通报,所使用舆情及媒体曝光的材料和检验报告也大部分来源于7、8月的资料和检验报告。 据悉,下阶段,北海市将进一步加强水产品源头整治,消除水产品中违法添加的“潜规则”,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强化监管手段和工作效率,进一步完善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协作机制,提高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的查处力度和效率并加强宣传教育力度,营造我市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食品安全社会的建设。
必须从源头查处使用违禁药.物的行为! 这些草包官员,自己家门口有人违法居然需要外地人来爆他们的菊花,看到这些菊花脸比他妈吃到有氯霉素的花甲螺还恶心 以为是最近才查出来的,差点被吓一跳!!! 花甲螺炒酸笋那么好吃,原来一直在吃 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