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6-2-9 01:31:48

珠乡过年杂忆之八:少年时光,过年的书香记忆

少年时光,过年的书香记忆
小时候过年,有许多难忘的回忆。特别是大年初一廉州街上的浓郁的书香韵味,更是久久的留在了少年的心中。
那时候过年,大人们给孩子们的“封包”钱都是不多的,一般都是一两角钱。而孩子们得了这封包钱之后,就大有用处了。其中最能吸引孩子们的地方之一,就是廉州街上的连环画出租摊。


廉州街的连环画出租摊也叫公仔书摊。当年的公仔书摊集中设置在廉州奎文路师范附小校门西侧至中山路钟鼓楼旁中山公园一带。这些书摊都是租用街边的民居开设的,沿街相邻大约有十多间。书摊的陈设很简单,除了书柜之外,就是在屋里摆几张矮矮的长板櫈。书摊的墙壁上挂满了一版版五颜六色的公仔书封面,公仔书封面上都用毛笔写上的数字,孩子们看中了那一本,只要报上数字序号,就能租到自己选中的公仔书。公仔书的租金是一分钱一本,薄一些的是一分钱两本。租书只能在书摊看,不能拿走,因此不要押金,先交钱后看书。由于那时候的一般的孩子们都没有零花钱,平日里是很少租公仔书看的。因此,过年领了封包钱,也就成了孩子们到公仔书摊租书的集中期。而这时也是公仔书摊生意最兴旺的时候,书屋里都坐满了,就在骑楼下摆上四脚小矮櫈作临时座位,一时间,从师范附小到中山公园的骑楼下,都可看见是孩子们围在一起入迷地看公仔书的情景,长长的街道骑楼,就是一条长长的读书走廊,为过年的街市增添了一组年俗书香风情画。


为了能用最少的钱租到更多公仔书看,孩子们在长期的租书实践中也摸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门道。一是那就是大家合起来租书,最多时是三个孩子凑在一起同租一本书。这是因为租书摊的老板规定,租一本书不能超过三个一起看。即使这样,本来一元钱只能租到一本公仔书看,三个人合起来之后,三元钱就能租到三本公仔书一起看,这已经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孩子们的读书渴望了。二是专选那些厚的或一分钱两本的公仔书来看,这样是为了能够多看一些故事内容。三是到了公仔书摊时,不要马上就租书看,而是多转几个书摊,先把挂在墙壁上的公仔书封面仔细地搜索一次,看有没有增加新的公仔书,经过对比之后才决定在哪一家书摊租公仔书看。就这样,在这种捏着封包钱租书看的氛围中,孩子不但通过公仔书知道了更多的人间世事,领略到社会生活的多彩侧面。因此也影响了孩子们花钱的习惯,形成了孩子们爱看书,节俭互助的好行为。


孩子们爱看书的意识行为,是需要在长期的、良好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形成的,公仔书摊无疑是一个具有吸引力的平台。因此也增加了而家长们对孩子读书的关注和鼓励。一些家长也把公仔书作为对孩子读书的奖品或春节礼物,以鼓励孩子多看书。而我在春节中得到的第一套作为礼物的公仔书就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由此知道了书中主人翁保尔·柯察金的动人故事,并在此后的生活经历中,从中受到了深远的影响和激励。
廉州街上的公仔书摊,少年时代的过年书香记忆。

上新桥住 发表于 2016-2-9 10:17:11

十字街和上新桥边也有。

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6-2-9 11:04:35

海丝路水手 发表于 2016-2-9 11:04:53

合浦008 发表于 2016-2-9 13:31:08

电影院对面,
现广场处也有

真汉子 发表于 2016-2-9 13:59:33

现在这次些图书连环画可值钱了,可惜当年几大箱儿时的书全给了别人。

田中牛 发表于 2016-2-10 01:02:00

我书台里还有三十几本儿子小时候看的小人书,舍不得丢呢!

红果果 发表于 2016-2-10 23:44:31

小时候的年……

君之谦 发表于 2016-2-10 23:56:48

孩子都玩电脑和手机了!

matthew 发表于 2016-2-11 12:26:38

物低公仔书,鬼仔书一帽识讲,是廉州街一帽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珠乡过年杂忆之八:少年时光,过年的书香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