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见闻】这玩意你吃过不一定看人家做过
家乡清明味道节还是稍微带着那么点浓重,比起过年似乎也更有点乡味,只是相比以前汽车尾气多了。清明扫墓这仪式本来除了对逝去亲人心怀思念和虔诚跪拜以外,每年似乎都是如此,年复一年的。不过今年似乎有点收获,就是看见了合浦本土几个阿姨在快到清明的时亲手制作“椰丝米乙”,突然觉得不虚此行。以前满大街就看担米乙婆走街串巷,嘴里就喊着:“卖米乙咯,三角酥、圆麻米乙、煎堆,椰丝米乙”,小时候一听到这声音就翻抽屉倒柜找钱买,最喜欢就是椰丝米乙,酥黏可口,椰丝嚼着嘴里留香,带劲的很。能亲眼见了小时候最爱吃的东西是怎么做的,也是十分欣喜。
包米乙的叶子,才疏学浅看了半天叫不出学名,不过看起来那形状像极了我们本地经常见的蚕叶,也像城市里经常在街道见到的绿化树的叶子,但他们叫做“万年青”,不知道是不是同一样东西。
包米乙用的皮是用糯米粉搅出来的,不过也有人米粉,再加点芝麻混合,相比之下用糯米做出来的更带嚼劲,韧性也更好!
有外在内在也是不能少的的,椰丝,芝麻、花生米,光是看到这半成品的陷时嘴里就开始口水翻转了
用糯米碾成皮,再放入适量的芝麻花生椰丝陷,然后两边封起来,再用手掌压扁,压成跟包子一样形状,一个半成品的“椰丝米乙”就算完成大半了,制作过程还不算复杂,没想到小时候爱吃的小美食做法这么简单。
喜欢漂亮玩点缀的还可以加点枸杞之类,看起来更能引人起口水。做完了就打起炉灶,用猛火蒸,蒸个十几二十分钟的基本就能出锅了!
出锅了,白色变成了黑色,看起来卖相不太好看,不过趁着滚烫和冒着热气的时候狠嚼了一口,味道和小时候吃的一模一样,一个字:爽!
喜欢吃的朋友们回家可以尝试做一下,楼主拜山匆忙,所以就没仔细拍全,大家可以自己摸索一下!
下面这个就有点名头了,据说还有个挺文雅的名字:“心太软”!可惜没能等到出锅尝一尝!
上山了才发现,敛子树才开花,逼趴筒的子弹没见着,不知道图3这棵树是不是,好久没弄这东西了,都忘记了逼趴筒子弹树长什么样了,实在惭愧!!
流口水。 圆麻叶 椰丝米乙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