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在北海建成投产西南地区首个LNG接收站
4月19日,来自澳大利亚的“methane?spirit”(甲烷精神)号海轮装载着约16万立方米LNG停靠在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北海LNG接收站码头,首船商业LNG的到港接卸,标志着西南地区首个LNG项目在广西北海正式进入商业运营。中国石化广西LNG项目一期工程年接转能力300万吨,相当于 40亿立方米天然气,可供2200万户家庭用气,广西及粤西地区将率先受益。当日上午11点20分,中国石化广西LNG项目投产仪式在北海LNG接收站举行。中国石化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志刚,北海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可,APLNG合资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森,康菲石油公司中国商务副总裁倪明康,Origin公司一体化气源部战略合作负责人麦克纳博出席首船商业气到港仪式并致辞。
中国石化北海LNG接收站一期工程年接转能力300万吨,相当于 40亿方天然气,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480万吨,广西及粤西地区率先受益。
广西LNG项目是国家重点清洁能源工程,是中国石化天然气战略的重要布局,对天然气大发展目标具有推进意义;项目以广西为中心,辐射湘、粤、滇、黔四省,与陆上天然气资源形成“海陆互保”的能源战略安全格局;广西LNG项目商业运营能够有效保障整个西南地区天然气供应安全,对广西自治区“天然气县县通”战略、地方优化调整能源结构、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广西LNG项目资源主要来自澳大利亚,为保障资源供应稳定,中国石化与澳大利亚太平洋(APLNG)公司已签署购销协议,供货期为20年。
下一步,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北海LNG接收站将对BOG外输装置进行调试,及早实现BOG外输;并将通过气化外输、槽车运输等方式,进一步做好LNG外输工作,不断将清洁能源输出,在环境保护、服务社会等方面将发挥独有的引领作用。
目前,中国石化已经建成青岛LNG接收站,并于2014年12月13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此外,在建及筹建的还有天津、浙江、江苏等3个LNG接收站项目。中国石化未来更大规模LNG的引进,将进一步拓宽我国天然气供应渠道,对保障国内能源供应、满足中国快速增长的天然气消费需求的重要举措;对进一步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建设绿色低碳环保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通稿)
(中国石化天然气广西北海LNG接收站。陈鸣启 摄影)
(中国石化天然气广西北海LNG接收站。陈鸣启 摄影)
LNG知识
(一)LNG的起源
1959年, 经过改装的二战战舰MethanePioneer号轮船满载着液化天然气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查尔斯湖起航,驶向英国伦敦东部的石油基地坎维岛。这次跨越大西洋的远航证实了液化处理的天然气可以通过航运的方式安全送往遥远的能源需求国。由此,一些人将液化天然气冠称“冷冻的火”、“未来燃料”。
(二)LNG是什么
LNG是液化天然气(Liquefied Natural Gas)的简称。主要成分为甲烷。常压下气态的天然气冷却至-162℃,便凝结成LNG。
LNG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低温、气液膨胀比大、能效高易于运输和储存,1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热质约为9300千卡,1吨LNG可产生1350标准立方米的天然气,可发电8300度。
LNG硫含量极低,若300万吨/年LNG全部用于发电与燃煤(褐煤)相比将减排SO2约52万吨,将阻止酸雨趋势的扩大。天然气发电NOX和CO2排放量仅为燃煤电厂的20%和50%。
(三)LNG的主要用途
1、作为清洁燃料汽化后供城市居民使用,具有安全、方便、快捷、污染小的特点。
2、作代用汽车燃料使用。采用LNG作为汽车发动机燃料,发动机仅需作适当变动,运行不仅安全可靠,而且噪声低污染小,特别是在排放法规日益严格的今天,以LNG作为燃料的汽车,排气明显改善。据资料报道:与压缩天然气(CNG) 比较,在相同的行程和运行时间条件下,对于中型和中重型车辆而言,LNG汽车燃料成本要低20%,重量要轻2/3,同时,供燃系统装置的成本也至少低2/3。可以证明,将天然气液化并以液态储运是促使它在运输燃料中应用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3、作为冷源用于生产速冷食品,以及塑料,橡胶的低温粉碎等,也可用于海水淡化和电缆冷却等。
4、作为工业气体燃料,用于玻壳厂、工艺玻璃厂等行业。
(四)LNG的运输
LNG运输是连接LNG贸易上下游的桥梁,是保证LNG贸易安全、经济、平稳进行的关键。目前,全球主要的LNG运输工具是LNG船。LNG船是国际公认的高技术、高难度、高附加值的“三高”产品,是在零下162摄氏度低温下运输液化气的专用船舶, 是一种“海上超级冷冻车”,被誉为世界造船“皇冠上的明珠”,目前只有美国、中国、日本、韩国和欧洲的少数几个国家的13家船厂有能力建造。
在LNG船舶的设计中,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能适应低温介质的材料和对易挥发或易燃物的处理。船舶尺寸通常受到港口码头和接收站条件的限制。目前12.5万立方米是最常用的尺寸,在建船舶中最大的尺寸已达到20万立方米。LNG船的使用寿命为40年至45年。
(五)LNG的贸易方式
传统的LNG贸易方式基本上采取照付不议的长期合同,具有合同期限长、交易数量大、设立严格的照付不议合同条款、采用与原油价格直接挂钩、按等热值计算的定价公式等特点。
目前,国际LNG贸易市场已从当初的单一长期双边合同发展成为一个更加灵活、对市场信息反应更灵敏的体系。新兴LNG贸易方式不断涌现,主要包括LNG互换交易、现货贸易、短期交易及套期交易等。
(中国石化天然气广西北海LNG接收站储罐。陈鸣启 摄影)
广西LNG项目介绍
广西LNG项目由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广西北部湾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和广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合资兴建,由中国石化天然气分公司负责组织建设,项目位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北海市铁山港区南港池石化作业区。建设内容包括码头及接收站工程、外输管道工程两部分。其中,码头及接收站工程建设1个8-26.6万方的LNG船泊位、1个工作船码头及相应的配套设施, 4座16万方LNG储罐,以及LNG接卸、增压、气化、计量、输送、装车及公用工程等系统;输气管道工程以北海LNG接收站为起点,延伸至广西10个地市 、广东2个地市,一期建设管线长度717公里, 建设12座场站和27座阀室,分6个标段建设。
广西LNG项目2013年1月获国家发改委批复同意开展前期工作,于2013年6月24日获国家发改委核准,2013年7月30日开工奠基,正式破土动工,码头及接收站工程2016年3月3日完成整体中交,3月底开始调试运行。一期工程投运后每年可向广西自治区及湖南、广东、云南、贵州等省输送清洁能源300万吨,可每年减排二氧化碳48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4400万棵、近320万辆经济型轿车停开一年。在一期工程投产的基础上,未来的二期建成后将达到每年接转1000万吨的能力。
广西LNG项目由中国石化自主采办、自主施工和自主管理,在储罐桩基和顶升、工艺评定、主要设备材料国产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接收站工程施工方面,在储罐桩基施工中,大胆推广使用 “四新”技术,加快了施工速度,提高了工程质量,完成1468根桩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与国内同规模桩基工程相比,缩短工期40天,桩基合格率100%,综合评比Ⅰ类桩占97.48%。其中,一次性成桩新技术,开辟国内高承台桩基施工先河;长短丝机械连接新工艺改变了传统的钢筋笼孔口主筋连接法,确保了主筋同心,上下钢筋笼同轴,连接速度快,工效高;CS-103复合型混凝土阻锈防腐剂新材料,延长了桩基在海水环境中的使用寿命,确保了工程的质量;旋挖钻机新设备,大大减少废弃泥浆数量,保障了工程质量、安全、环保、高效。在储罐气顶升施工中,四台储罐的气顶升仅仅用了14天,创造了国内4台罐同步施工、同步顶升的工程建设先例。在工艺工程施工中,成功将长45.2米、宽37.4米、高17.7米 ,重达2.17万吨的砼沉井安全成功下沉,属国内首例。同时,海水气化器和储罐内罐低温钢板全部实现了国产化,并首次在LNG接收站采用了地面火炬,成为国内目前国产化率最高的一座LNG接收站。
管道工程施工方面,全线累计穿越铁路16次,穿越等级公路69次,穿越大中型河流23次,成功克服了全线10多处重难点地段的管道穿越施工难题,实现多项技术革新。在施工工期较短的情况下,采用了“定向钻+开挖+顶管”三种方式,成功穿越水面宽625m、卵砾石地质条件的“南流江”,穿越总长度1331m,管径φ813,定向钻一次回拖成功,创造了卵砾石恶劣地质条件下的天然气管道穿越管径和长度之最。 (中国石化天然气广西北海LNG接收站卸料臂。陈鸣启 摄影)
(中国石化天然气广西北海LNG接收站夜景。孙劲松 寸学萍 摄影)
(中国石化天然气广西北海LNG建设者。 孙劲松 寸学萍 摄影)
(中国石化天然气广西北海LNG首船调试气接卸。孙劲松 寸学萍 摄影)
(中国石化天然气广西北海LNG管理者背影。 孙劲松 寸学萍 摄影)
天然气便宜的无?
能快的推广使用是广大群众的一件大好事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