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水表 发表于 2016-6-17 16:05:36

要买房的注意!国务院出大招,今后这些人想买房难了,看看你属不属于这类群体

    12日,《关于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加快推进社会诚信建设的指导意见》公布,里边狠招真不少,以后失信者的日子会越来越难过,甚至这类人买房想贷款,都只能收到一句:没门!


    四类失信行为小心了,国务院点了你的名


   此次《意见》提出,要对重点领域和严重失信行为实施联合惩戒。那么哪些是重点领域,哪些又是严重失信行为?国务院特别点了他们的名:
    第一类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行为,包括食品药品、生态环境、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强制性产品认证等领域的严重失信行为。
    第二类是严重破坏市场公平竞争秩序和社会正常秩序的行为,包括贿赂、逃税骗税、恶意逃废债务、恶意拖欠货款或服务费、恶意欠薪、非法集资、合同欺诈、传销、无证照经营、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和故意侵犯知识产权、出借和借用资质投标、围标串标、虚假广告、侵害消费者或证券期货投资者合法权益、严重破坏网络空间传播秩序、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等严重失信行为。
    第三类是拒不履行法定义务,严重影响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公信力的行为,包括当事人在司法机关、行政机关作出判决或决定后,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逃避执行等严重失信行为。
    第四类是拒不履行国防义务,拒绝、逃避兵役,拒绝、拖延民用资源征用或者阻碍对被征用的民用资源进行改造,危害国防利益,破坏国防设施等行为。


    有的“榜上有名”是好事,但上了这个“榜”的以后可要注意了!

查水表 发表于 2016-6-17 16:07:38

   国务院出重手,不讲信用后果很严重


   有人可能会说,我失信又怎样?被点名了又怎样?日子还不是照常过,该怎样还怎样。但看了下边这些,可能就没那么“心宽”了。


   失信,以后跟政府打交道就别想“顺畅”


   如果失信,政府先要跟你“过不去”。例如,从严审核行政许可审批项目,从严控制生产许可证发放,限制新增项目审批、核准,限制股票发行上市融资或发行债券,限制在全国股份转让系统挂牌、融资,限制发起设立或参股金融机构以及小额贷款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创业投资公司、互联网融资平台等机构,限制从事互联网信息服务等。另外,还“严格限制申请财政性资金项目,限制参与有关公共资源交易活动,限制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一句话,失信了以后跟政府打交道就别想“顺畅”。


   失信,就让你在行业里无法立足


   失信还能在以前的领域安稳干下去吗?《意见》明确提出,对严重失信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对失信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注册执业人员等实施市场和行业禁入措施。就是说,政府会通过行政措施让你在失信行业无法立足。

查水表 发表于 2016-6-17 16:08:02

    出境、买房、坐飞机、住星级宾馆,处处受限


    失信不仅经商干企业受限制,出行、购房同样有“门槛”。“对有履行能力但拒不履行的严重失信主体实施限制出境和限制购买不动产、乘坐飞机、乘坐高等级列车和席次、旅游度假、入住星级以上宾馆及其他高消费行为等措施。”


    想贷款,不光要比别人多付利息,还可能不贷给你


    衣食住行“受限”,以后贷款也同样不方便了。《意见》说了,要“引导商业银行、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定价原则,对严重失信主体提高贷款利率和财产保险费率,或者限制向其提供贷款、保荐、承销、保险等服务。”


    如果你失信,以后想贷款,不光比别人多付利息,银行还可能不贷给你,因为你不诚信!


    单位失信,单位负责人也别想免责


   个人失信,个人受限是肯定的。单位呢?《意见》指出,对企事业单位严重失信行为,在记入企事业单位信用记录的同时,记入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和其他负有直接责任人员的个人信用记录。在对失信企事业单位进行联合惩戒的同时,依照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相关责任人员采取相应的联合惩戒措施。
    也就是说,单位失信,单位负责人也难辞其咎。因此,单位负责人们一定要注意了,千万要做好“代表人”、当好“负责人”,不要因为失信问题被惩戒。
    这边是买不了房,而买了房也各有各的难处,这不,就有专家来进行分类了。看看你是哪一类人呢?

查水表 发表于 2016-6-17 16:08:35

    房子引发的阶层分化:你属于哪一类?


    最近一线城市的房价涨得红红火火的,央企地王也频频出没。政府也着急了,这不,北上广有太多的人望房兴叹了,而房价丝毫不见降温,让漂泊的青春何以安顿。


    政府决定出手管一管了。一位开发商近日透露,包括国资委在内的多家监管机构,对央企开发企业约谈,口头下发通知,要求收敛在土地市场的追高拿地行为。


    于是,有学者惊呼,楼市的这轮政策牛市已经到了尾声,楼市拐点将到。


    但愿这是一个好消息,楼市高涨的背后,无论是逃离北上广,还是逃回北上广,在一线城市生存不易已经是事实,为此我们却不得不正视一个现象:一个房子引发的生活分化。


    随着一线城市的房价的一路上扬,当房地产价格已经远超于年轻人收入水平的时候,一个现象开始冒头。这就是在一线城市年轻群体中,身份的变化开始出现了显著的分层,而这个分层直接来源于房地产。


    近年来,一个观点开始在一线城市的年轻人中国流行开来,这就是“你的职业是什么?你毕业于哪个学校?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在北上广深拥有自己的住房,并且轻松还得起房贷”。在这样的观点影响下,很多年轻人开始认为:自己生活的圈子,自己的同龄人被分成了两个主要的阶层:有房阶层和无房阶层。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要买房的注意!国务院出大招,今后这些人想买房难了,看看你属不属于这类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