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木 发表于 2016-10-7 09:43:03

青年人请警惕网络新聊天流行内容,从而远离“丧文化”的侵蚀!

  社交平台的兴起创造了许多新事物,也形成了层出不穷的新话语体系和风格。在这个年轻人占主导的世界里,一种以自嘲、颓废、麻木生活方式为特征的“丧文化”近期正在部分青年群体中流行。“我差不多是个废人了”“其实并不是很想活”“漫无目的的颓废”“什么都不想干”“颓废到忧伤”,这些散发着绝望特质的话语,配上生动的“葛优瘫”“懒猫瘫”等表情包,成了新聊天形式的流行内容。
  从这些话里,我们明显地感受到了某种情绪——什么都不想干、只想蹉跎岁月、找一个最省事省力的方式活着的消极情绪。这与大家对青年朝气蓬勃的一贯印象格格不入,令人费解,也令人担忧。本是理想的代言人、奋斗的急先锋、道义的担当者的青年人,怎么就成了形容枯槁、志向全无的“行尸走肉”了呢?
  如果从源头上找起,这种看上去消极无助、绝望麻木的表情包和流行语,其实大都不是社交平台原创。从“丧歌天后”Lana Del Rey的最新单曲到网络神曲《感觉身体被掏空》,从欧美那只悲伤的佩佩蛙到来自日本的萌物懒蛋蛋,从每一集都很致郁的马男波杰克到最大的心愿就是“永远被人养着”的日剧主人公,这些音乐、动漫、影视中的“丧文化”,才是真正源头。而“丧文化”表情包,只是“丧文化”的音乐、动漫、影视的一种二次传播和言语反映。
  语言使用具有极强的断章取义以及再诠释的功能,很多使用这些话和表情包的年轻人可能并不一定认同这些音乐、动漫、影视里完整呈现出来的“丧文化”。但是对于这些“生动”的句子、自嘲的话语,他们觉得很能反映一种无力、无奈、无趣、无感时的心境,于是互相调侃,互相宣泄,这是年轻人常见的表达方式,也是缓解压力的一种常用途径。
  然而毕竟言为心声,语言为人所用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使用者的思想和情绪。这种消极的解构的话语在大家的相互比拼相互调侃中,也相互影响着每一个人。长期在这样的话语里生活浸润,不免会沾染消极的情绪,从而影响到对待生活、周边的态度,对于个人的成长以及社群的和谐,都有极大的危害。
  从价值的角度来说,青年人朝气蓬勃,有理想有智慧有力量,是全社会最富有活力、最具有创造性的群体,就应该趁年轻胸怀理想、志存高远,自觉加强学习、自觉奉献青春,敢爱敢拼,敢试敢为,与颓废的生活方式绝缘。从语言的角度来说,青年人率真幽默,憧憬浪漫与美丽,更应在诗歌中汲取素材,从名著中获得养分,爆发青年人所独有的语言创新的“洪荒之力”,创造符合时代、符合自身特点的青年用语。


  当然,对于政府和学校来说,在关心青年人用语和思想的同时,也要关心青年人的生活和心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真正为青年人排忧解难,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热心人,引导青年人积极向上,在服务与奋斗中实现自我,彻底远离“丧文化”的侵蚀。
来源:【光明时评】


上新桥住 发表于 2016-10-7 12:18:12

按键伤人。。 发表于 2016-10-7 12:18:24

现在朋友圈到处充斥一些垃圾信息,毫无正能量!

比楼主水一点 发表于 2016-10-7 17:11:59

严格来说,现在年轻人,就是普遍都有颓废心理。
估计是成长的环境和生活太好,可社会阅历却太少,一遇到挫折就败了和退缩了,缺少面对挫折的勇气。这个说到底是社会的错还是家长的错,甚至是年轻人自己的错,那就没人说得清楚了,毕竟现在某些年轻人的价值观,已经严重扭曲了!!!!!

合浦008 发表于 2016-10-7 21:00:43

前途是光明的

laosu88 发表于 2016-10-7 22:57:20

{:2_183:}{:2_183:}

皆申 发表于 2016-10-7 23:40:37

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曾不止一次受外来民族的统治,但无一例外都被汉文化同化。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是文化绚丽的历史,可惜现在推行与所谓的国际接轨却没有鲁迅“拿来主义”般的清醒,为了眼前的利益,崇洋媚外,忽视传统文化或者说推行“外国月亮特别圆”的言论,直观的是物质较以前丰富了,而思想却较以前差多了,幸福感和安全感只能在新闻中显示。“拿枪的敌人被我们打倒了,不拿枪的敌人依然存在”,毛泽东的伟大之处其一是能清醒的认知危机和预防危机,如果我们现在还在做梦,颜色革命的危害甚于炮弹的攻击。

糖伯虎 发表于 2016-10-8 08:44:53

皆申 发表于 2016-10-7 23:40
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曾不止一次受外来民族的统治,但无一例外都被汉文化同化。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说是文化绚丽的 ...
不比分析太过于高深,这个帖子也没这么浓重的评判色彩。
无非就是希望青年人远离颓废,多努力向上接触正能量而已。不过中国社会从解放发展至今,的确没给年轻人创造和留下多少多好的社会正能量和氛围。那也就算了,可反之留下的全是道德滑坡案例,而且还是让人印象深刻,甚至是害怕,想想如今连倒地的老人都不能扶了,碰瓷的有时候都不犯法了,人家打你你还手还可能造成防卫过当了,未成年保护法成了保护未成年人渣的法律了,就知道如今这个社会氛围为什么这么让青年人迷茫和颓废了。。。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青年人请警惕网络新聊天流行内容,从而远离“丧文化”的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