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6-11-23 17:23:02
门前挂的两条毛巾显示,这间曾经三人居住的房子,如今已剩下两人。今年4月,已经年逾90多岁高龄并患有老年痴呆的奶奶已经逝世,这间前几年由政府危房改造资助的小平房如今只剩下母子两人居住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6-11-23 17:23:20
小平房的家里仍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前阵子的持续的低温寒流侵袭,为了能让小朱保暖和睡得安稳,母亲包凤兴将几床厚厚的旧棉被放在了床上。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6-11-23 17:23:40
除了这台小电视,房子里很难再找出其他的像样的电器。这也许是目前这个家里唯一算得上“贵重”的电器了。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6-11-23 17:24:44
强制性脊椎炎已经使小朱的身体萎缩扭曲无法平躺,只要平躺就会出现剧烈疼痛。很长时间以来无论日常或是睡觉,小朱都需保持这个姿势才会稍显缓解和舒适。窗台的照射进来的阳光覆盖着床被,昏暗的房子开始显得光明敞亮,但这样光明与躺着小朱相映时,让人更多感觉到的是孤寂与无助,这种气氛窒息得让人难以呼吸。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6-11-23 17:24:59
我们能无时无刻感觉到他内心强烈的求生欲望和能如健全人般正常生活的渴望。但面对家庭的贫困及正逐渐年老的母亲,还有疾病带来的痛苦,让这位本该正直风华的青年对黯淡未来不敢憧憬,表情时常木讷与无神,眼神充斥着绝望。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6-11-23 17:25:28
“他现在的情况已经极度危险,如果得不到持续和有效救助,生命可能就会....”一位来自北海爱心人士崔姓先生在电话里担忧说道。据崔先生介绍,在去年看到我们公众号关于小朱内容推送后,自己及朋友随即造访了小朱的家,并开始每月按时给予自己能力以内的资助。但如今小朱病情发展,已经远远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为此崔先生才建议媒体再次关注与呼吁,希望小朱能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帮助,助这位青年战胜病魔和走出困境。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6-11-23 17:25:54
幼小的侄子在面对小叔时总是一脸快乐,活泼无邪,处处释放着童真趣味,享受着孩童时期该有的天真与烂漫。年幼的他也许还不懂正在忙碌的奶奶和父亲当下身上所背负的贫困心酸,还有身后佝偻的叔叔被病痛折磨时脸上布满的痛苦与煎熬....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6-11-23 17:26:23
母亲包凤兴是位典型的农村妇女,淳朴寡言。尽管贫困,尽管年逾花甲,但面对已经身患十几年病的小朱,始终坚持节俭地在衣食住行上无微不至照顾,不离不弃。除了照顾小朱,包凤兴仍坚持独自操持着一亩地,深秋时节,家门外的大片稻田已泛满金黄,但由于没有时间收割,小朱大哥又要到镇上厂里谋生和兼顾自己的农计,望着自己种下的一片秋谷,家庭劳动力的匮乏让这位坚强母亲脸上挂满愁容与茫然。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6-11-23 17:26:46
熙攘着收获气氛的季节,另一个重病的噩耗传来。在出帖前,经县防疫疾控中心诊断,小朱被确诊身患肺结核,且病情并不乐观。虽然消息来的不算突然,但对小朱来说可能早在意料之中。 目前县防疫疾控中心医生已建议小朱尽快到县人民医院禁山分院治疗,那里每个月的治疗费可能需要4000多元,这对于原本多病缠身的小朱和母亲包凤兴乃至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个无法企及的天文数字。
朝花夕拾
发表于 2016-11-23 17:27:08
在先前母亲包凤兴推小朱回家,小编特意定格了一张。阳光下,已耳顺之年的母亲正推着自己心爱的小儿子爬上小坡往前面光明处蹒跚前行。也许任何的图文,在这刻定格的画面和现实前都可能显得苍白无力。但小编仍想用文字和图片,来叙述正发生在这个不幸家庭里的无助,记录下这位青年正经历的绝望与无助,通过我们合浦123平台,为图中渐老而坚强的母亲和这位身患数病青年再次发出呼吁,希望爱心网友及爱心团体关注,给予这个青年帮助与支持,让他逐渐消逝的生命得以延续,让我们能再次看到这个世界洋溢的美好与希望。
地址:
合浦县常乐镇连丰村委会岭一队6号
开户银行: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
卡号:
6217996 10000 610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