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座
3路公交车上的让座2017年2月20日,我从金海湾乘坐3路公交车回港口,刚上车时人不多,车上乘客都有位置坐着;但行至北部湾广场公交站台时,一下子就把公交车中间过道也挤得满满的;其中站台上有一家4口人(年轻夫妻、一岁多的幼儿和夫妻的妈妈),少妇抱着幼儿上车的,上车后有一位妇女(妇女与刚上学儿子同坐)主动让座给她;少妇没有坐下,而是让给自己的妈妈坐,怀里的小孩也转给她妈妈抱,她随丈夫一起站。公交车行驶再过一站,又上来一位抱小孩的少妇,这回让座是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手里提着一个提袋,袋子写“老年人大学”;老人让座后,一手扶车把一用提袋子站着,身边一位儿童(5-7岁左右,也是前站让座妇女的儿子)又主动起来让座给老人,老人很客气谢谢儿童,并用手拍拍小孩肩,老人也很快到站了,下车前,老人拉着儿童的手,上儿童坐回原来座上。原本公交车上让座是一则小事,本是拥挤人群中一次爱心的传递,公交车上给需要的人让座,这就是对一个社会文明素质的一种肯定。但社会怪象众多,如公交车上让座,不再让人感到满足,因为被让座的人没有一句感谢,他们觉得给他们让座那是理所当然;也不会感到欣喜,因为乘客中有太多的人视而不见,你让座也许被人默默嘲笑;更不会感到骄傲,因为许多人对让座冷漠以对,那让你感觉寒心。
网上消息一:公交车上一位女子给一位孕妇让座,孕妇一脸淡然地坐下,并未以任何方式表示谢意;女子不高兴了,说你起来我手机掉在座位下面了,待孕妇站起来,女子一屁股坐下去,说你连起码的感恩之心都没有,这个座位我不让了。
网上消息二:曾有一位老人向年轻女性“索要”座位,年轻女性并没有向老人让出座位,没想到这位老人竟然口出脏话,并一屁股坐到了女孩的身上。 网上消息三:某一个中年人因为一个年轻女子没有给他的母亲让座,竟然扇了那个女子一个耳光,还说她没有素质,扇人耳光这难道就是有素质之人素质的体现吗?这根本就是以道德的旗号为名,坐恃强凌弱之实!
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深究孰是孰非,唯有整个社会,人人善心长存,才能收获感动,事事感恩常在,方可温暖世界。正如我们不能因为路人,会无偿享受到家门口的杨柳茵茵和馥郁花香,而放弃播种。我们同样不该因为没有感恩的回报,而熄灭善意的青。一句“谢谢”,一捧感恩,是传递善心最长久的接力棒。大千世界,滚滚红尘。若,勇敢爱,不徘徊;若,去感恩,不踌躇。则,善心长存,青灯不灭;则,感恩常在,大爱无疆。 2017年2月 让座本是一件小事 让座呢得看自己的决心吧 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修养和素质 如果你让座只是为了别人的一句感谢,你大可不必让座啊啊 让与不让,其实都很应该 大多数情况都会让的,也见过故意别开脸不让的,都无可厚非 素质素养修炼和养成不是一朝一夕。 素质问题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