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州方言俗语趣谈(一)
廉州方言俗语趣谈 廉州方言起源于何时何地,没有准确的考证资料。如果参照《新唐书•南蛮列传》的记述,先有马留人后有马留话,而马留人是因马援征交趾而故事所出现的群体,马援平定交趾叛乱后,马援动员自己的部下留下来,帮助当地的开发建设。因此在岭南留下了“马留人、“马留话”的佳话。至今合浦客家话中还称合浦的土著语言为“马留话”, 合浦的土著居民为“马留人”。据此可考,马留话起码在东汉未期就已经在当地流行使用了,正因为是有了二千年的历史,廉州方言才有了今天的丰富多彩,妙趣横生。“梧州猪皮鞋,硬争(铮)”。这是谐音的运用,“争”谐“铮”,是讽喻某人喜欢顶嘴斗气,语句流行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当时物质紧缺,梧州猪皮鞋是名贵紧俏货,故有此喻。
“体育场的石狮子,老石(实)”,也是是谐音,讽喻某些自称老实,却又心计多的人。 “体育场的石狮子,开大口”。则是指做生意乱喊价。
“东山寺和尚吹的打,无谱”。东山寺是廉州著名的古刹,始建于晋代。“的打”是廉州方言所称的喇叭,指讲话,办事不按规矩办。
“张广声的炮竹,够响”。张广声炮竹是廉州的著名品牌,盛于清末民初,以声音响亮著称,借用指某人吹牛过甚。
“老杨公耍花楼”。借用合浦山歌的表演形式来讽喻某些人处事待人圆滑花招多,不办实事,待人虚伪。
“阔过总江口”。总江口是南流江入海支流之一。过去没有桥,靠摆渡交通。借喻指事情复杂难办,也指闯了祸,局面难收拾。
选自《合浦历史纪事杂录》
[ 本帖最后由 海丝路水手 于 2010-8-8 14:19 编辑 ] 我看到老翁的名字了 头甲社剁过笋-----里里果去 蛮新奇的,顶一下 顶起楼主,问问呢书哪呢有卖? 顶一顶廉州方言 仲有无?放多的上喂。
回复 2# 青春代表 的帖子
我看到老翁的名字了 老翁真名叫范翔宇!《北海日报》经常刊登有老翁的文章!老翁是合浦文化的一块活化石!![ 本帖最后由 潇湘南珠 于 2010-8-8 21:23 编辑 ] 老杨公耍花楼”,,,,,,,,,,费老睡觉、 原帖由 浅唱 于 2010-8-8 19:05 发表 http://bbs.hepu123.com/images/common/back.gif
顶起楼主,问问呢书哪呢有卖?
准备在123建网购点,将包括:
1、《北海——合浦海上丝绸之路史》
2、《廉州之廉》
3、《海门佛踪》
4、《合浦历史纪事杂录》上下
5、《合浦珍珠史稿》
6、《乾江史话》
7、《北海历史文化现象探视》
8、《爱国名将陈铭枢》上下
9、《老街说事》
10、《珠乡客家人》
11、《廉州风情录》
12、《合浦历史先贤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