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进能工巧匠 北海市中职校迎来大发展
引进“能工巧匠” 北海市中职校迎来大发展被教育部评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学校的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办适合学生发展的职业教育”为办学理念,确立“盯着市场办教育,围绕就业抓质量”的办学策略,实施“教、学、研、产、销”一体化的办学模式,近年来,引进了广西区内外的能工巧匠、各类专家30映多名,受到了学生和家长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1月25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采访。在采访中我们了解到,这个学校的烹饪专业,是学校的热门专业,但是在2015年以前,每年仅有烹饪专业学生200多人,2015年后,通过北海市中职校校长穆家庆和北海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会长黄宗君的协商,拥有中国烹协授予“中华金厨奖”,中国烹饪名师的蒋杰全,和中国烹饪名师黄耀两人,作为“能工巧匠”专家型人才,北海中职校烹饪专业特聘专家,正式入驻,协助学校建立了“北海市中职校烹饪实训基地”,在学校内有一个,在学校外有5个这样的“烹饪实训基地”,经过短短3年多的努力,目前北海市中职校烹饪专业的学生达到1200多人,烹饪专业的学生在国家、省级技能大赛中取得了一系列骄人的成绩,名列全区前茅。每年的烹饪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百分之百,在北海和广西区内、广东以及江浙沪一带的餐饮企业特别受欢迎,成为“抢手货”。 记者采访了北海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执行会长、中国烹饪名师蒋杰全,他说,通过组织餐饮界精英大师走进学校,面对面与师生互动交流、更好地促进师生团队的烹饪水平的提升。在采访北海市烹饪餐饮行业协会秘书长、中国烹饪名师黄耀时,他说,北海市中职校的领导班子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合作平台,体现了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行业企业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促进了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培养模式、教育模式的改革和创新,通过合作,使我们本土的餐饮文化得与传承与发展。
记者还采访了几名在学校食堂忙碌着做菜炒菜的几名学生,他们说,在专家们的指导下,真的学到了很多东西,很多特色菜,糕点,以前都不会,但是现在都学会了,感觉进步很大。
北海市中职校校长穆家庆和学校领导班子通过市场调研发现,北海的贝雕工艺,是广西传统工艺品,有悠久的历史,承载着古老文化又体现现代文明,是认识北海、宣传北海的重要载体,也是北海一张闪亮的城市“名片”。可是,由于种种原因,北海的贝雕工艺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为了使这一列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传统工艺得以传承,发扬光大,2014年年初,北海市中职校引进了“广西工艺美术大师”、 贝雕工艺大师许承斌,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了贝雕实训基地,招收旅游工艺品专业的学生30多名,通过“现代学徒制”的形式,保证他们在学校学习期间的生活不受影响。近年来,许承斌大师和学生们创作的一系列贝雕工艺作品,荣获了一系列省级和国家级的大奖,其中2016年创作的《日月门神》获“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记者采访了贝雕工艺大师许承斌,他说,开展校企合作以来,为北海培养了一批贝雕工艺人才,他自己的贝雕工艺事业和创作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可以说是实现了双赢.
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穆家庆认为,近来来,北海市中职校通过引进30多名特聘专家和社会上的“能工巧匠”,整合用好资源,发挥作用,体现价值。学校开拓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新路子,确实带来了很多新的变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想超越蓝翔还是华南厨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