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未成年人溺亡事故频发,令人反思
本帖最后由 廉州街坊 于 2018-7-4 10:39 编辑7月2号,星期一,是合浦县小学期末考试的时间。考试结束后,接下来孩子们终于迎来了2018年暑假,每年暑期本应该是儿童户外运动的快乐假期,然而也正成为儿童意外事故的高发期,诸如交通事故、食物中毒、走失、溺水、摔伤等事例屡见不鲜,一个又一个令人震惊又发人深省的安全事故频频见诸新闻媒体,令人痛心不已,其中“溺水”更堪称“头号杀手。” 由全球儿童安全网络(中国)在我国发布的有关调查结果显示:在每年5万多因意外死亡的0至14岁儿童中,溺水身亡儿童几乎占到6成之多,也就是说平均每年有近3万儿童死于溺水,15%的溺水儿童经医院抢救无效而死亡,20%的溺水儿童抢救后虽然得以幸存,却会导致残疾或者终身的后遗症。为什么“溺水”会成为儿童意外死亡的的“最大杀手”?究竟是何原因造成此类事故频繁发生?应该如何预防儿童“溺水”?
事件回顾:
(1)2018年5月18日下午下课后,合浦县第二中学发生一起学生溺水事故,造成1名男生溺水失踪。
(2)6月9日(星期六)下午约5时,常乐镇3名小孩到南流江莲北村委吕屋段江边钓鱼玩水,不慎落水失踪。
(3)6月30日下午,灵山县3名小学生到山塘游泳时不幸溺亡。
(4)7月3日下午7点左右,北海一男生在北部湾一号(海景大道北岸)海域溺亡。
在现今安全知识全面普及的情况下,溺水事故还屡见不鲜,令人非常痛心,同时,也令人反思,我们的安全教育知识,真的已经深入人心了吗?还是一味子的形式主义作祟?还是安全教育知识不够深刻,得不到人们的重视? 孰是孰非无从考究,但从目前的安全教育普及上折射出了一些隐患,这是一个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只希望把溺水问题重新审视,加以重视,尽量避免此类事故的发生。
本帖最后由 壹只猪 于 2018-7-2 16:25 编辑
一、 当前防溺水教育存在的问题
溺水事故的发生,给受害者的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精神伤害和无法弥补的损失,而溺水事故的频发也折射出了防溺水教育的脆弱性,我们的“防溺水教育”并没有得到真正的突破。我认为目前防溺水教育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家长防范意识薄弱,监管缺失由于很多家长忙于上班或家务的缘故,很难在假期里全职照顾孩子,而孩子的暑期生活又比较单调,加之天气炎热,就很喜欢三五成群地去玩耍、游泳。特别是农村居住环境多有水域,加之不熟悉情况,在既没有家长看管,也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发生意外事故的几率就高很多。
小孩子的自觉性太差,监护人还是要多多留意才行 (二)儿童活泼好动但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知识 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他们对外界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好动好跑,爱玩水。但是因为年龄小,不能很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身体,同时又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知识,缺乏识别、躲避危险的能力,极易发生溺水事故。
哎,一失足成千古恨啊!!! 每年都有那么多悲剧发生,为何家长们还不多多注意 (三)成人对防溺水教育的认知水平较低 有调查显示:近3成家长没有充分认识到幼儿溺水的主要原因,近4成的成人不知道正确的急救方式。成人这样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到儿童防溺水教育的效果,也是造成儿童溺水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本帖最后由 琵琶怪 于 2018-7-2 15:53 编辑
(四)防溺水的安全警示标志不健全
在一些隐患水域和区域,没有警示标志和防溺水标语,这也是造成儿童溺水的重要原因之一。比如在一些市区工程建筑地段,施工留下的没有建立安全警示牌和防护设施的深水坑;还有一些农村的江流河道,挖沙留下深坑后缺乏管理,也没有竖起警示牌等等,这些难以看出深浅的坑,成了吞噬孩子的“血盆大口”。
本帖最后由 琵琶怪 于 2018-7-2 15:45 编辑
二、 加强防溺水教育的几点对策
(一)开展形式多样的家长安全知识普及工作,提升家长的防范意识
1.各小学、幼儿园定期组织家长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知识讲座。通过观看视频、新闻、图片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溺水事件发生的比例,由此敲响警钟,让家长都来关注孩子的溺水问题,增强家长安全意识和监护人责任意识;同时发放《告家长书》,利用校园网站、宣传板报,张贴“珍爱生命,谨防溺水”倡议书,做好幼儿溺水的预防工作;建议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特点成功转移兴趣,比如培养儿童做家务、自学某项技能、参与室内运动等,减少儿童与危险水域的接触机会,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儿童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