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浦123网(hepu123.com) -合浦城市生活门户网站

搜索

[合浦史话] 南珠——合浦发展历程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它的光彩即将再次绽放!

  [复制链接]
灬what 发表于 2019-10-10 11:40: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 来自广西

说到珍珠,我国是最早把珍珠当作珠宝的国家之一,早在4000多年前的《海史.后记》中,就有“禹帝定南海鱼草、珠玑大贝”为贡品的记载,除此之外,据《尚书禹贡》载云:“三邦厎贡厥名,包匦菁茅,厥篚玄獯玑組,九江纳锡大龟。浮于江、沱、潜、汉,逾于洛,至于南河”,其中的玑組,就是指珍珠串的意思。


BFJH-fxutfpc4499483.jpg

图源网络

尚书禹.jpg

图源网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全部回复116 显示全部楼层
灬what 发表于 2019-10-10 11:48:57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此后的一千余年中,有关珍珠的记载更是不绝于经传,留传后世的《诗经》、《山海经》、《尔雅》、《管子》、《周易》等,都有对珍珠的描述。早在周文王时期的《格致镜原.妆台记》中便有用珍珠装饰发髻的记载,周文王用在发髻上的珠翠翅花,算是最早的珍珠头饰,开创了珍珠作为王权象征的先河。在《韩非子.解老》也有记载:“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意思是卞和献给楚王的玉璧,不用五彩颜色来装饰;隋侯的宝珠,不用银黄来装饰。它们的本质很美,其它物体不足以用来装饰,这里的隋侯之珠指的就是珍珠。

周易.jpg
图源网络
timg.jpg
图源网络
t01b8297d9795f9e80c.jpg
图源网络
ecf4a6345982b2b72a5f185f3badcbef74099b9d.jpg
图源网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灬what 发表于 2019-10-10 11:51:2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到了秦汉年间,捕珠业开始兴起,珍珠制品更是迅速普及,珍珠由于色彩斑斓、质地细腻、光泽柔和等特质,所以天子的冠冕服饰、车乘仪仗无不以珍珠装饰,备受帝王将相、达官贵人的喜爱与追捧。到了汉朝还开始划分采珠区,将珍珠产地以南北划分。北地以东北的牡丹江、混同江、镜泊湖等地的淡水珠,统称为北珠;南地以广西合浦地区北部湾海域所产的海水珠,统称为南珠。

timg (1).jpg
图源网络
timg (2).jpg
图源网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灬what 发表于 2019-10-10 11:5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珍珠在古代的难得可贵,甚至评价珍珠的地位远在金玉之上,一部分原因也是采捕珍珠的难度大,明朝廉州知府林兆珂在《采珠行》写道:“哀哀呼天天不闻,十万壮丁半生死,死者常葬鱼腹间。”可见古代珠民为采珍珠葬身大海者不可胜数,世人评之为“以人易珠”。在《天工开物》中的《没水采珠船》一图中记录了下海采珠的过程,在茫茫大海中采珠绝非易事,古代徒手作业的劳动条件十分恶劣,采珠人的生命安全也受到严重威胁,采珠人在船上先用一条长绳绑住腰部,然后带着篮子潜入水里,潜水前还要用一种锡做的弯环空管将口鼻罩住,并将罩子的软皮带包缠在耳项之间,以便于呼吸。但是由于设备的作用有限,停留的时间短了采不到珠贝,时间长了会窒息或寒栗而死。不幸遇到鲨鱼或其他动物来不及逃避的话,船上人看到的是一缕缕浮上水面的鲜血,即知水下的人已葬身鱼腹,采珠遇到台风等恶劣天气更是会有船毁人亡的危险。

0022005572328444_b.jpg
图源网络
t0134d9da4991d9c7fe.jpg
图源网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灬what 发表于 2019-10-10 12: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对于采珠,想必合浦人都不会陌生,合浦白龙尾至西村约30公里的海区出产南珠的品质更是奉为上乘,古语有"东珠不如西珠,西珠不如南珠"。南珠粒大圆润、光彩迷人,更甚东珠与西珠,合浦盛产珍珠历史悠久,据《后汉书·孟尝传》记载:“先时宰守并多贪秽,诡人采求,不知纪极,珠遂渐徙于交耻郡界。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贫者饿死于道。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商货流通,称为神明。”

孟尝.jpg

图源网络

孟.jpg

图源网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灬what 发表于 2019-10-10 12:07:52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孟尝未担任合浦太守时,原先时的宰守官吏们都是贪婪污浊之人,奸商滥采珍珠,致使珠贝无法生存,都徙往交阯海域去了。因此商人不来买卖,当地人穷物少,贫穷的百姓中有不少饿死在路边。孟尝到任后,革除先前的敝政,废除盘剥的非法规定,并不准渔民滥捕乱采,以便保护珠蚌的资源。不到一年,在孟尝治理下,原先快要消失的珠蚌又繁衍了起来,百姓也都开始重新经营珍珠产业,商货又开始流通了起来,孟尝也被郡中百姓誉为神明之人,这便是传唱至今《珠还合浦》的历史记载。

3b87e950352ac65c9a349af4f6f2b21193138a00.jpg
图源网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灬what 发表于 2019-10-10 14:58:39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还有一些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珍珠公主与水生的故事了,古时候,皇帝派太监坐镇珠城,强迫珠民下海采捕夜明珠,当地采珠能手水生被征去采珠,水生为了得到夜明珠以拯救珠工,冒死到杨梅池的红石潭采珠。此处水深礁多,更有两条巨大的恶鲨日夜保护夜明珠。水生不畏险恶,与恶鲨搏斗,负伤鲜血直流,幸得珍珠公主全力救助,公主为拯救珠民,好心将夜明珠献给水生。水生得了夜明珠,回到岸上。

timg (3).jpg

图源网络

timg (6).jpg

图源网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灬what 发表于 2019-10-10 15: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太监闻讯欢天喜地的赶来,赶忙用一块崭新的红布包实锁入了檀香木盒内,连夜派重兵押运宝珠送返京城,但未待兵将走出附近的梅岭,忽见海面一片白光,太监情知不妙,察看木盒,那颗珍珠早已不翼而飞。太监吓傻了,慌忙勒令回城派兵逼迫珠工们继续潜海寻找珍珠。珍珠公主为了珠工们的安危,把珍珠交给了太监,并告诫太监只有割开皮肉,藏珠与肉中才可带回京,左思右想,太监还是决定“割股藏珠”,不想同样走近白龙界的梅岭,忽然天昏地暗,惊雷四起,太监的坐骑受惊狂奔,把太监摔昏在地,只见一道雪亮的白光划向海面。太监醒来叫人割开伤口,珍珠踪影全无,城内珠工们四散逃离,太监知道返京必死无疑,只好吞金而亡。


timg (5).jpg
图源网络
timg (7).jpg
图源网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灬what 发表于 2019-10-10 15: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合浦素有“南珠故郡、海角名区”之称,合浦珍珠产业能蓬勃发展,都要归功于地理环境的得天独厚,温度适宜,为珠贝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重视合浦南珠的生产,1958年周恩来总理指示:”要养好珍珠,要把合浦的南珠搞上去“。同年1958年3月20日,合浦白龙附近建立了一个珍珠养殖试验场,珍珠育苗成功,这也标志着合浦珍珠养殖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里程碑。


白龙1.jpg
4bed2e738bd4b31ce2060cde87d6277f9e2ff899.jpg
060828381f30e924d6b904544c086e061d95f7b2.jpg
b17eca8065380cd72d213a88a144ad345982819c.jpg
图源百度百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灬what 发表于 2019-10-10 15:23:11 | 显示全部楼层 | 来自广西

1992年12月8日,合浦还举办了首届合浦采珠节,为期三天,当时的采珠节声势浩大,人民群众热情高涨,许多合浦民间艺术都是在那时重新走上舞台焕发光彩。这也是第一次由政府主办的大规模、多元化、深层次、全面地宣传、展示南珠文化的社会活动,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赵富林1992年12月8日还为活动题词:”振珠业 兴合浦”。看着这些记录下来的精彩瞬间,不禁让人感慨。

微信图片_20191011085250.jpg
微信图片_20191011085316.jpg
微信图片_20191011085328.jpg
微信图片_20191011085337.jpg
微信图片_20191011085320.jpg
图源定焦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客服 关注微信 下载APP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