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酒 发表于 2020-6-17 16:15:13

【回忆】盘点合浦小铺头、早歺店,满满都是回忆!这些你都吃过吗?

廉州有很多十年开头的小摊铺,可能一个卖吃的店铺开了十几年不足为奇,但推着小摊车几十年如一日的在同一个地点开摊;或者把手艺摊点传承子女一做又是几十年,这样的情怀和精神真的很让人敬佩。每次去外地好几年回来,走在熟悉的街道还能看到熟悉的摊点,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感触的,会有一种家乡的感情,也会有很多回忆涌出。“捏捏到大”是一句廉州话,意思是从小时候一直到长大后...很多摊点都是陪伴我们捏捏到大。从小学到高中,从工作再到成家,多得是带对象和孩子去重温的。
“看啊,这就是我小时候的回忆,他们是二十出头的年轻姑娘年轻小伙就开始摆摊的小老板,到现在脸上皱纹可见,但看见我还是笑容满面亲切招呼。这是我捏捏吃到大的店,我多大就开了多久了...”


NO1.旧桥头(惠爱桥)菜头糕碗籺摊
多少年头已经不能细算了,从一分钱的碗籺卖到现在一块钱这是附近街坊都知道的。我从上幼儿园这两个阿嫲就推三轮车在这里出摊了,当时旧桥头还是很繁荣,因为通菜市跟上星街,人人踩一台单车,到了台阶就要下车扛上桥。现在瘦一点的阿嫲腰越来越弯了,肥一点的阿嫲头发也都白了,但还是有陆陆续续去买碗籺的人。没有桌子,就三个小板凳,经常遇到没有凳子坐的情况,而蹲在边边端着碗吃的场景也是很常见了。肥阿嫲说,以前她的母亲就是推三轮出来卖碗籺,卖几厘子,一分钱都不到。后面母亲走了,自己做这个卖如今也六十好几了,看着邻里小孩还被抱在手里的时候到现在个个结婚生子。
能赚的了多少钱呢?她说,人老了就不是想着赚钱了,这里来来回回人都熟,别人在这里吃吃东西,我又有人讲讲话,都习惯了也没有辛不辛苦了,我不摆摊在家干嘛呢...可能看到这里,你也懂了为什么这小摊车值得一提了...一代又一代,就是这样一个破三轮,还是用的蜂窝煤,还是那个铁板。下雨就躲到路边一点,从天蒙蒙亮这条街开始有人烟气,到中午人群逐渐散去,四十多年...


NO2.阜民南(老街)牛腩三粉店
外表看起来已经很斑驳了,甚至连一个正式招牌都没有,到今也是三四十年了。附近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头,大清早就来这里点一碗扣肉粉,一坐就到中午。他们聚在一起抽个水烟,吹吹牛,或者吃饱了依偎在门边看着街上来来往往,不留神又睡着的...这是他们的生活写照,也是牛腩三粉店几十年的日常。木桌木凳,有高有矮,店里地面坑坑洼洼还能看到泥土的,但上午去人多到没有单桌位置,只能拼桌。也没有什么花里胡哨的,就是牛腩粉猪脚粉扣肉粉。铁桶一样的锅又大又深,在老旧的煤炭炉上熬煮着猪脚牛腩扣肉,一碗粉就是一块大肉加些卤汁葱花,以前四五块一碗现在应该卖十一块钱了。

廉州街的老头,穿衣戴帽整整齐齐,相约在这里吃早餐。水烟筒咕噜咕噜,再配上一杯米酒,还有自己带辣椒兜在口袋里来跟伙计分享的。他们见面都是笑很大声,攀攀肩膀,结账都要抢着来...



NO3.中心市场桥边早餐摊
如果收拾了这些早餐装备,这就是个瓷砖墩,用竹竿撑着尼龙布还有塑胶搭出一个遮雨乘凉的地方,又是一家叫不出名字的早餐,据我所知二十多年都有了。早餐品种就那么几样,菜头糕、芝麻糊、状元薯粉...无论你是柱着拐杖的老太婆还是年轻气盛的帅小伙,都一样是坐在同一条长板凳上,驼着腰学习怎么把油条捞到黑芝麻糊里。这里换没换老板我就不知道了,那时候两块钱就能吃到饱,五毛一块的菜头糕外酥里嫩。中心市场里的老板都是带着饭盒来装的。


NO4.中山路卷粉
这家卷粉到现在依然排满长龙。最传统的抽屉式卷粉,蒸熟粉皮再包馅料,搭配酸醋,简简单单一开就是三十多年。以前会自己带鸡蛋去,年纪还小的时候,妈妈安排和表姐一人兜里装一个鸡蛋。坐在单车后座,小心的护着口袋里的鸡蛋,生怕破了。后面长大些了,那是个冬天,我把鸡蛋兜在棉衣里面的口袋里,一个急刹车贴背的操作,鸡蛋华丽的烂在了棉衣的口袋里,哭了好久...

这家卷粉也是最多自己以前吃,到现在带小孩去吃的,可以说是80后的回忆。也被称为廉州第一家蒸卷粉,没法替代的卷粉店。那种感觉就像是尝遍了其他的卷粉,就算类型都差不多,也还是会在某天夜晚决定第二天要去吃一次;或者在某个早晨,护着兜里的鸡蛋,急冲冲就去点个三五条...


NO5.中心校油炸摊
这个拢获廉州街年轻一辈心的油炸摊现在依然生意火爆,从早到晚,无论什么时间都是很多人,这店也是被网友无限推无限黑,有人爱有人厌,但并不影响,爱它的人十几年如一日的晚上会到店打卡,周末朋友会聚一起吃炸串聊天。今年是第二十年了,但价格依旧那么亲民,蘸料也是记忆里熟悉的味道。


NO6.廉州小学炸番薯巴、虾儿籺
这是我心头爱的油炸摊了,从五毛一块番薯巴吃到现在一块五,不吹不捧真的超级大块,厚而香甜,撒上辣椒盐,非常有街边小吃的特色。这个阿嫲也是架个小炸锅在路边摆了二十年了,之前是在廉州小学的斜对面,和番薯巴虾饼搭配的总少不了西米槐花。因为良心量足又好吃,全部现炸,总是能吃到刚出油外酥里嫩的番薯,小摊点从中午到下午陆陆续续人流量没怎么断过。冬天喜欢去吃炸香蕉糯米鸡,天冷的时候吃一口,嘴巴冒白气,真的香。虽然一直都是在廉州小学附近摆摊,但不单只是小学生,更多的是年轻人爱吃。阿嫲总是那么健谈,还特别爱笑,她说现在摆来这里没有那么宽敞的地方给人坐了,就两张桌子,下午总是晒到门前还撑多了一把阳伞。


NO7.人民医院小笼包
人民医院旧门口对面的小笼包也是很多年了,想起来有点好笑,小时候一般就是生病了,打吊瓶才会吃,一般情况都吃不到。在以前五毛钱一个包子的时代,五块钱一笼小笼包实属有点贵身,现在应该是八块一笼,饺子也是。老板现在包笼包的手法可以说是出神入化的快了,一转一捏又是一个包子了。

营业时间超长这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以前天没亮就看到它烧的蒸包炉白烟滚滚,晚上店里依然散发着温馨治愈的暖黄色光,摞起来的蒸笼叠在桌上...用小笼包搭配清茶和醋是这边的常见吃法,也有不少人喜欢酸椒辣椒,而现在店里也增加了煮粉煮粥的选项,多了一个阿嫲帮忙。好多人说吃了十几年,因为店址一直没变,所以也成为了这条街一个标志,让人记忆深刻。

在廉州街报地址说道路的名字你有可能反应不过来,或者就真的不知道在哪里,但说某某家店门口等你,你一定知道!这是这一代人共同的光景,这是这一代人共同的回忆,就算街道变了,那些小时候的摊点还在原地。某天清晨天还蒙蒙亮,路边熟悉的小摊已经扬起炊烟;某个深夜路上行人车辆匆匆,路过熟悉的街道还有店摊里亮起的温暖灯光。这是一个地方的人文情怀,包裹着一代又一代十年又十年的浓浓人情韵味...

冬酒 发表于 2020-6-17 16:16:52

你还知道哪些廉州街的老摊老店,欢迎补充!

黄昏醉人 发表于 2020-6-17 16:32:26

只想说楼主辛苦了,我还没看完,等我慢慢看!

小想 发表于 2020-6-17 16:44:13

这么多家店我只吃过炸串;P

魔鬼中的天使 发表于 2020-6-17 16:45:08

可能以后有时间的话还是要去体验一下,不然很多地方都吃不到了

收割者 发表于 2020-6-17 17:03:55

看来有时间还是要去试试看的,很多地方的都没有吃过

大费天王 发表于 2020-6-17 17:34:56

去过几家,还不错

轨点 发表于 2020-6-17 17:48:04

好吃

金星凌日 发表于 2020-6-17 17:48:19

好怀念

神探999 发表于 2020-6-17 17:48:41

一个年代的过去
页: [1] 2 3 4 5 6 7 8
查看完整版本: 【回忆】盘点合浦小铺头、早歺店,满满都是回忆!这些你都吃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