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这些闹剧,或与端午节有关!
后天就是端午节了。端午节作为我国传统佳节,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庆祝端午佳节的方式也构成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是我们一直传承下来的文化符号。我国传统的文学作品里也有庆祝端午节的描述。最近翻看名著作品《红楼梦》,发现在端午节前后,荣华富贵的贾府里竟发生了一连串的闹剧,让本该“岁月静好”的大观园掀起了阵阵波澜。端午节有什么厉害之处,惹得这个名门望族上下不得安生?端午恶日,打醮祈福
端午节是五月初五,但到初一时,古人就开始为过端午节做准备了。请看曹雪芹的原文:
“单表到了初一这一日,荣国府门前车轿纷纷,人马簇簇。那底下凡执事人等,闻得是贵妃作好事,贾母亲去拈香,正是初一日乃月之首日,况是端阳节间,因此凡动用的什物,一色都是齐全的,不同往日。”贾元春在宫里做着贵妃,也不忘安排娘家人在端午节前去清虚观打醮。足以看出古人对端阳节的重视。打醮是古人道士设坛为人做法事,求福禳灾的一种法事活动。贵妃想来是看重庆祝节日的仪式感,让家里人尽一尽自己的心意,对上苍求福,自己也感到心安。因有贵妃安排,贾府全家上下全员出动,阵仗宏伟自不必说。物资的准备也是极其丰盛的,吃的用的装扮的都备好了。底下的丫头小厮们也一同前往庆祝。与贾府有结交的朋友也为此次打醮纷纷送礼。足可见此次端午节间打醮活动的正式程度。
”冯紫英家听见贾府在庙里打醮,连忙预备了猪羊、香烛、茶食之类东西送礼。”
“冯家两个未去,接着赵侍郎也有礼来了。于是接二连三,都听见贾府打醮,女眷都在庙里,凡一应远近亲友、世家相与都来送礼。”
庙里张道士为宝玉提亲,跟贾母表示要给宝玉介绍对象。为这事回到家后宝玉黛玉即大吵了一架。”那林黛玉心里想着:‘你心里自然有我,虽有“金玉相对”之说,你岂是重这邪说不重我的?我便时常提这“金玉”,你只管了然自若无闻的,方见得是待我重,而毫无此心了。如何我只一提“金玉”的事,你就着急,可知你心里时时有“金玉”,见我一提,你又怕我多心,故意着急,安心哄我。“
林黛玉这波推理逻辑满分。但是她不知道,再深的感情,可能也经不起一遍遍的试探……
接着宝玉进行了第二次砸玉,第一次是初见黛玉,听见林妹妹没有玉的时候。
“赌气向颈上抓下通灵宝玉,咬牙狠命往地下一摔,道:’什么劳什骨子,我砸了你完事!’ 偏生那玉坚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风没动。宝玉见没摔碎,便回身找东西来砸。”林黛玉被气吐了,抓起正给宝玉做的衣裳穗子就要剪掉。
“越发伤心大哭起来。心里一烦恼,方才吃的香薷饮解暑汤便承受不住,‘哇’的一声都吐了出来。“
“林黛玉听了,也不顾病,赶来夺过去,顺手抓起一把剪子要来剪。袭人紫娟刚要夺,已经剪了几段。哭到:‘我也是白效力。他也不稀罕,自有别人替他再穿好的去。”过了两天,宝玉到潇湘馆亲自登门道歉。可能因为端午节前后气候炎热,天气多变,人的性情也是阴晴不定。
“好好的为什么不来?我便死了,魂也要一日来一百遭。妹妹可大好了?”凭借宝玉的死皮赖脸、软磨硬泡,一波甜言蜜语和胡搅蛮缠之后,两个人还是和好了。“忙接住拭了泪,又挨近前些,伸手挽了林黛玉一只手,笑道:‘我的五脏都碎了,你还只是哭。走罢,我同你往老太太跟前去。”以上情景,凤姐的形容是“到像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很是形象。
伏中天热,天气多变
可能天气热,宝玉脑子烧糊涂了,竟对宝钗人身攻击,说她胖。
宝钗:”我怕热,看了两出,热的狠。要走,客又不散。少不得推身上不好,就来了。”
“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
“宝钗听说,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
端午节前后天气很热。俗话说“夏打盹”。古人到了夏天,几乎每天都要午休。当日王夫人午休的时候,宝玉闯了大祸。勾搭王夫人的丫头金钏。“金钏儿睁开眼,见是宝玉。宝玉悄悄的笑道:‘就困的这么着?’金钏抿嘴一笑,摆手令他出去,仍合上眼。宝玉见了他,就有些恋恋不舍的,悄悄的探头瞧瞧王夫人合着眼,便自己向身边荷包里带的香雪润津丹掏了出来,便向金钏儿口里一送。金钏儿并不睁眼,只管噙了。宝玉上来便拉着手,悄悄的笑道:‘我明日和太太讨你,咱们在一处罢。不然,等太太醒了我就讨。’ ”后来的事情就悲哀了,王夫人一睁眼就给了金钏一大巴掌,坚决要打发她出去。金钏不能含羞忍辱,很快就投井死亡了。
宝玉啊宝玉,前脚还在潇湘馆跟黛玉深情款款,私定终身。怎么一转身又有那么多热烈的感情。除了感叹富家公子的风流潇洒,处处留情以外,我认为还和端阳节多变又强烈的天气有关。可能这种天气底下人们很容易产生性冲动……宝玉的多情还没完,金钏被训斥之后,宝玉进大观园消遣,偶然看到了在地上画‘蔷’字的戏子龄官。
“再留神细看,只见这女孩子眉蹙春山,眼颦秋水,面薄腰纤,袅袅婷婷,大有林黛玉之态。宝玉早又不忍弃他而去,只管痴看。”
“看他的模样儿这般单薄,心里那里还搁的住煎熬。可恨我不能替你分些过来。”宝玉也太大爱了吧,好吧,全天下的女子都等你拯救。端午节的天气,《红楼梦》里是这样描写的,“伏中阴晴不定,扇云可以致雨,忽一阵凉风过了,唰唰的落下一阵雨来。”“原来明日是端阳节,那文官等十二个女子都放了学,进园来各处顽耍。大家把沟堵了,水积在院内,把些绿头鸭,花雎鸠、彩鸳鸯,捉的捉,赶的赶,缝了翅膀,放在院内玩耍,将院门关了。袭人等都在游廊上嬉笑。
宝玉无意中施暴袭人
宝玉的形象,一直是大户人家的公子,斯文儒雅,但是也有暴力的黑历史。而这无辜的受害者,就偏偏是他的大丫头袭人。袭人的身份不一般,她原是贾母房里的丫头,贾母见她凡事尽心尽力,就把她“与了宝玉”。贾宝玉初试云雨情,就把第一次给了袭人。要不是袭人身份低微,努力了半天连半个主子也没挣上,以她的情商,黛玉早就凉凉了。“宝玉一肚子没好气,满心里要把开门的踢几脚,及开了们,并不看真是谁,还只但是那些小丫头子们,便抬腿踢在肋上。袭人‘嗳呦’了一声”
这一脚可踢的不轻,当晚袭人要睡觉的时候,爬起来吐了一大口血,踢出内伤了。端阳节正值伏中,天气炎热,人的脾气也容易暴躁。“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赏午。”
蒲艾簪门就是将菖蒲、艾草等香草挂在大门两侧,用以避邪消灾。虎符系臂就是用绫罗等织物制成小老虎形状的东西,系在儿童的手臂上,古人认为这样可以避邪消灾。五月初五在古代被认为是恶日,相传这日邪佞当道,五毒并出。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喝雄黄酒以避疫,这是古人过端午的方式。那时也已经有了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
“林黛玉笑道:‘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一面说,一面拍着袭人的肩,笑道:‘好嫂子,你告诉我。必定是你两个拌了嘴了。”袭人推他道:“林姑娘你闹什么?我们一个丫头,姑娘只是混说。”黛玉笑道:“你说你是丫头,我只拿你当嫂子待。”
再次证明了袭人的身份,绝不仅仅是通房丫头,而是宝二爷未来的妾室,这已经是心照不宣的。
好详细 林黛玉干啥啥不行,吵架第一名 袭人厉害了,后面嫁了 蒋玉函将军,对普通丫头女孩子也是逆袭了 渣男宝玉 王夫人也太狠了。怎么不打他儿子呢 金钏这个笨丫头,要我死死的讹一笔 都是命苦的人哟 菖蒲和艾草香吗 袭人性格是真好,谁娶谁享福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