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合浦故事,传承优秀文化》看陈丽虹老师如何说?
<font size="4" face="宋体"> 陈丽虹于1968年3月出生,1986年7月毕业于广西幼儿师范学校(现为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同年分配到合浦县廉州镇第一幼儿园任教23年,2008年经合浦县机构编制委员会研究决定,核减陈丽虹廉州镇第一幼儿园编制并划转县教育局教研室,从事儿童文学创作、研究和学前教育教学研究工作。系鲁迅文学院第三十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儿童文学班)学员,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广西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合浦县作家协会副主席,合浦县第23届政协委员。<br><br> 多年来,陈丽虹艰苦笔耕,硕果累累。迄今已在全国400多家省级以上的少儿报刊发表短篇童话1500多篇,创作长篇动画故事剧本《大海精灵•珍珠姐妹》(第一部52集),短篇童话集《爱心童话树》《一个吻比大苹果更香甜》《花瓣上的海》等12本。有多篇作品入选《中国名家童话》《冰心奖获奖作家佳作精选》《最经典的365夜》《两岸儿童文学经典共读丛书》等40多种选本书籍。童话作品《两头蓝鲸》《爱读童话故事的树》分别获得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br><br> 2016年陈丽虹从广西众多竞选作家当中脱颍而出,被鲁迅文学院录为第三十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儿童文学班)广西唯一学员。2017年4月19日,习总书记到广西考察,首站就到了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为了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也出于文化担当及对家乡的热爱,陈丽虹决定为珠乡的孩子量身定写一本小说,让孩子们通过阅读小说,了解合浦2000多年悠久的历史文化,增强对家乡的文化自信,激发孩子们热爱家乡、回报乡梓情。经她积极创作,首部以海上丝绸之路开辟为背景的长篇少儿幻想小说《凤影引航》问世。该书为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三年规划第一批入选项目,得到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高度重视。2020年5月16日,广西教育出版社到我县举办了两场宣传推广活动。<br><br></font><div><font size="4" face="宋体"> 上午,在合浦新华书店举办《凤影引航:穿越海上丝路》新书首发仪式、分享会及作者签售活动;下午,广西教育出版社联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发起“海丝起航”文博体验活动,陈丽虹作为作者被邀请带领20名合浦孩子带上《凤影引航:穿越海上丝路》一书,到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开展研学活动。人民网、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广西日报、南国早报、广西广播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对这两场活动进行深度报道,更好地宣传了我县极具特色的海丝文化,不断提升合浦县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br></font><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iframe src="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9684k26yb" allowfullscreen="true" width="340" height="298" frameborder="0"></iframe></div></div> 儿童文学主题写作及意义——评陈丽虹小说《凤影引航:穿越海上丝路》2020年12月05日谭旭东 王海峰进入新世纪,广西儿童文学创作渐见喜色,涌现了王勇英、陈丽虹等作家,且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值得重视的是,陈丽虹由幼儿童话转到儿童小说创作,视野越来越开阔,作品越来越多。广西教育出版社今年5月出版的《凤影引航:穿越海上丝路》是陈丽虹最新出版的长篇儿童小说。作品以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为历史叙事之经,以帮助上古神兽凤寻找记忆碎片的冒险故事为纬,是新时代主题出版背景下的少儿长篇历史幻想小说佳作,它表现了地域文化认同,是一部颇具创作特色且较有意义的作品。
小说的故事主线是:珠城小学生牛聪聪帮助上古神兽凤寻找散落的记忆碎片,并帮助凤与家人团聚。为了找到凤遗落在大珍珠和玻璃碗上的另外两份记忆碎片,牛聪聪和凤借助一把可以穿越时空的青铜断剑重返汉代,自此开启了在汉代的冒险之旅。小说在冒险情节上添加诸多历史典故、地理知识和文化习俗。牛聪聪和凤在汉代的合浦郡,同汉武帝组建的船队乘风破浪,见证海上丝绸之路的开辟。他们遭遇了很多困难,如野兽威胁、海盗袭击等,牛聪聪凭借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和现代工具,完美而有趣地解决了这些困难,成功帮助凤找到了他遗失的两份记忆。最后,凤回到了自己的星球与家人团聚,牛聪聪也回到了自己的时代。小说主要以合浦的汉代文化为中心展开叙述。不论是寄托凤的记忆碎片的羽纹铜凤灯、大珍珠、玻璃碗,还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出发地,抑或是汉代人物的风土人情,都从合浦这个地理位置观察与出发,并在故事的尾声重返素有“珠城”美称的合浦。
陈丽虹是土生土长的广西合浦人。合浦县位于广西南部,是中国汉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汉墓总数近万,拥有丰富的汉代历史文化遗产。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是小说故事的起点,重返汉代、重历海上丝绸之路是小说叙事的历史动力,帮助神兽凤寻找记忆碎片的冒险穿越是小说叙事的故事动力,基于儿童立场的知识性与趣味性是小说叙事的文化动力。身处边地的陈丽虹,在《凤影引航:穿越海上丝路》中,将历史、故事、文化有机融合,完成了一次具有历史根基、现实意义与知识趣味的儿童历史文化幻想小说写作。
首先,值得肯定的是,《凤影引航:穿越海上丝路》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汉文化的认同。小说以合浦汉代文化博物馆为叙述的地理视角,从儿童熟悉的“阿拉丁神灯”出发,展开想象,赋予汉代历史文物羽纹铜凤灯以能够说话且拥有愿望的魔力,进而在众多文物之上探索属于合浦地域的文化记忆。这种想象抓住了儿童的好奇之心,能够将地域文化形象、传奇、有趣地演绎出来。小说中的汉代文化博物馆代表着当代人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汉代工艺精美的青铜器、陶器让观众叹为观止,但观众只能了解到这些文物的外观、材质及功用,却无法真正体会到这些文物背后的文化变迁与历史故事。陈丽虹出于对家乡文化的满腔热爱,从文化认同视角进行儿童小说创作,构成了一个儿童读者可以感知的地理和文化空间,显得别开生面。看得出来,小说的主题既符合当下“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又符合传统文化传承的现实需求。小说中描写的汉代繁华的文化景象令人赞叹。同时,小主人公牛聪聪对现代科技与文明的运用同汉代文化背景相融合,呈现了较为独特的文化穿越景观。例如,牛聪聪看到汉代的美丽风景与漂亮建筑,都会用手机拍摄下来。现代生产的感冒药和止泻药在汉代又成为救人性命的灵丹妙药,牛聪聪甚至被汉人称为神医。尽管如此,小说中的牛聪聪也依然被汉代的传统文化与工艺所折服。
其次,《凤影引航:穿越海上丝路》坚守了儿童文学创作的基本尺度,既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又引发了儿童的好奇心。儿童小说要讲故事,但无论怎么讲,它的语言、题材和内容都要符合儿童的理解力,并能激发儿童的好奇心。小说中牛聪聪熟悉的博物馆藏品铜凤灯突然发出声音,与其产生对话,这层神秘感恰是吸引儿童阅读的一个亮点。牛聪聪从不相信到相信,这是一个如塞缪尔•贝克特所言的“好奇转变为习惯”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理解的过程。无疑,这部儿童历史幻想小说为儿童读者搭建了一个理解历史文化的桥梁,这个桥梁的关键便在于契合儿童的好奇心和理解力。牛聪聪对汉代瓦当上的花纹也极为好奇,并用手机拍下,打算将这些精美的照片带回去给妈妈看,而非将瓦当带回。这里,小说虽然将现代文明与科技带入了历史情境,但并没有利用现代科技胡作非为,改变历史进程,这是尊重历史和文化的表现。小说对汉文化知识的描述,既符合史实又充满童趣。来自现代社会的一个平凡的小学生,借助神秘力量穿越到汉代,变成了知晓天文地理、精通医术的小英雄,这是儿童读者梦寐以求的冒险经历,也体现了作家对幻想小说叙事空间构造的能力。
陈丽虹身处南国边陲,其创作又基于地域文化视角的儿童想象,这也许会让读者产生一种作品来自边缘的感觉。其实,地域文化属性能够造就儿童文学作品的艺术气质或文化特色,从文学创作的本质和永恒主题而言,具有地域属性的儿童文学创作与处于中心地理位置的儿童文学创作是相通与互见的。从地域上划分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和从地域上划分一个儿童文学作家都是不太可靠的,因为儿童文学作品的评价标准与文化价值并非在地域性,而在作家的儿童立场和文化观念,地域文化只是作家的成长背景。因此,《凤影引航:穿越海上丝路》的创作灵感虽然始于地域文化,但经过陈丽虹对优秀文化元素再现、重组与想象,较有成效地使地域文化特色的儿童文学创作具有了普遍意义上的创意属性。
因此,可以说《凤影引航:穿越海上丝路》在儿童趣味和艺术创新上是比较成功的。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和大胆的历史时空旅行在横向和纵向上较好地完成小说的主题表达和叙事结构。小说整体上实践了新时代中国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整合、传承与传播的儿童文学视域书写的可能路径与想象空间。
陈老师厉害{:A051:}这种方式宣传合浦文化,小朋友更好的去懂得自己家乡的文化有多深厚! 鲁迅文学院,厉害! 厉害了我的姐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