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爷 发表于 2021-6-6 23:24:24

《合浦县志》:清朝道光年间乾体(今乾江)洪氏出了个举人

本帖最后由 五爷 于 2021-6-7 13:49 编辑

    据史料记载,有清一代,整个廉州府(辖一州二县,即钦州连防城东兴,灵山县,合浦县含浦北北海)才出四位进士, 53名举人。而乾体古镇道光年间出了一名举人,算是其中的一位吧。这位举人就是洪屋的洪毓岐,道光十七年(1837)丁酉科中举。在《道光十七年丁酉科举人榜单》里名列第七。
    在民国版《合浦县志》中也有记载:   民国版《合浦县志》(文中所示的十七年即道光朝十七年)
    乾体坊间曾有过“筛米筛出门庭”的传言,说的就是这位举人家的事。某一天,他夫人在家中磨屋里筛米,忽然听到门外敲锣响,并高声报喜,提到了她老公的名字,她急急忙忙捧着筛着米的米筛,跑了出来。惹得围观的人哈哈大笑,说她“筛米筛出门庭”了。这大概是洪毓岐中举后人家来报喜的情形。                           (动画源自网传视频)(动画与主题无关)
    洪毓岐有三个儿子,他的二儿子豫昌也相当“撬价”(很有能耐的意思)。洪豫昌是同治年间的廪生,在当地也算一个大财主,拥有很多田产,据说直到总江口都有他的田地;中站小学到二级公路之间的大片林地也是他的地产,叫“豫昌园”。现在他的后人洪X贵、洪X强起的房子的地方以前是一面三四米高的砖墙,砖墙里面即是他家的谷仓。可见他家的兴旺。只是传了几代,便逐渐衰落了。
    这支洪氏的后人曾留传过一个故事,说他们祖上某位前辈,上京赴考,不知什么原因,错过了时辰,待他赶到试场时,已经关闸不准进了,于是失去了一次晋陞的机会。据他的老师说,按照他的学识和文才,很有可能考上进士的。他回到家中,被他父亲和老师痛骂了一顿。但骂也没有用,“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再有第二次上京考试的机会了。——他们说的这位前辈很可能就是洪毓岐,因为除了他,似乎没有别的前辈中过举,而没有举人身份是不能上京考进士的。

龙龙久 发表于 2021-6-7 08:48:20

说清楚,是乾体还是乾江?:D

五爷 发表于 2021-6-7 09:27:54

本帖最后由 五爷 于 2021-6-7 14:23 编辑

旧时噶乾体就是咖旯噶乾江

qweaqw1314 发表于 2021-6-7 09:34:27

这举人是相当于现在的省状元好是地级市的状元?又或者是跟现在的很难对比?

猪脚岭士油 发表于 2021-6-7 09:43:31

五爷 发表于 2021-6-7 09:27
旧时噶乾体就是咖旯噶乾江

原来如此!!!

lisao 发表于 2021-6-7 09:44:25

qweaqw1314 发表于 2021-6-7 09:34
这举人是相当于现在的省状元好是地级市的状元?又或者是跟现在的很难对比?
举人,算是省状元了。应该是这样,一般举人都算候补官员,可以等分配工作了,不过都是小官,估计9品。

按键伤人。。 发表于 2021-6-7 09:54:43

今年高考学子人数增加了,看实力,希望今年廉中能再一次上一本人数超过北海北中。

大费天王 发表于 2021-6-7 09:55:07

乾体书院不是比海天书院还早一年开设的嘛,所以这里也是合浦的文脉之一

五爷 发表于 2021-6-7 19:04:24

    乾体学堂于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设立;“海门书院”(明朝称“海天书院”)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改设立“廉州府中学堂”。 乾体设立现代学堂比廉州早四年。

毛驴0779 发表于 2021-6-7 19:18:22

lisao 发表于 2021-6-7 09:44
举人,算是省状元了。应该是这样,一般举人都算候补官员,可以等分配工作了,不过都是小官,估计9品。

而且是从九品,从   副的意思!举人有功名了,见官不用跪了!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合浦县志》:清朝道光年间乾体(今乾江)洪氏出了个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