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款二维码不能用了?消费者日常支付会有何影响?
近日有消息称,“微信、支付宝收款码不能用于经营收款”。那收款二维码到底还能不能用了?消费者日常支付有何影响?先说结论:“微信、支付宝收款码不能用于经营收款”,使用“码牌”或者打印封装的二维码的商户,需要向收款服务机构(如微信、支付宝等)申请转为商用收款码,但消费者日常支付体验和感受不会受到影响。
为何要禁止“个人静态收款条码”?
减少逃税
这个都很好理解,个人码收到的钱,是到个人号里面,从一个支付宝号到另一个号,不用通过网联的。
减少被诈骗
有的电信诈骗,是直接通过收款码,转到个人账号。主流的是一些小店,时不时的冒出一些人假冒小商家的收款码。然后引发纠纷。
比如一个人用个人的收款码替换一些老人的收款码。
减少洗钱
举个例子,目前很多零包毒品交易,都是通过收款码交易。然后收款码收到钱后,再转来转去,从而逃避追查。
影响人群
街头小贩,没有固定摊位的菜农等。
乞丐。当一个乞丐向你乞讨,你说你没现金时,他掏出一个收款码...真的“与时俱进”啊!
使用“码牌”或者打印封装的二维码的商户,需要向收款服务机构(如微信、支付宝等)申请转为商用收款码,但消费者日常支付体验和感受不会受到影响。
担心商家没有商用收款码?放心,各银行、微信、支付宝都会有地推上门手把手教会更换...
相关阅读:
10月,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强支付受理终端及相关业务管理的通知》对收款条码支付提出一系列管理要求,一些人却对部分内容产生了误读。
此前一些商户收款使用“码牌”或者打印封装的二维码,此类“个人静态收款条码”收款安全性较低,容易被犯罪分子利用,需要向收款服务机构(如微信、支付宝等)申请转为商用收款码。另外,按照相关要求,不得通过个人收款条码为具有明显经营活动特征的个人提供经营活动相关收款服务。至于哪些用户属于“具有明显经营特征”,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正在研究制定相关标准。
通知将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人民银行有关人士表示,在相关要求实施之前,支付服务机构必须要全面、充分评估客户正常支付需求,制定配套服务解决方案,确保服务成本不升、服务质量不降。收款服务机构有义务免费为商户提供商用收款码,商户只需要提供必要的身份核实信息。
人民银行表示,人民至上、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一直是监管部门制定政策的出发点。近年来,公众对网络诈骗、网络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深恶痛绝。在公安机关会同金融管理部门开展的相关案件调查中发现,使用出租出售的个人收款码、改造支付受理终端、申请虚假商户等是犯罪分子常用手段,给许多个体商户带来资金损失。央行此次出台相关要求,正是为了加强行业管理,堵住漏洞,斩断非法链条,更好地保障个体商户资金安全,守住老百姓“钱袋子”。资料来源:新华网、网络
放心吧,数字人民币会跟进的,哪个是可以查到所有流通环节的。 红字开头的A4纸就是厉害,,, 好像还可以用,个人使用不受影响
好详细 有利有弊,总体来说,利大于弊。
应该无影响日常使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