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口镇“圩日”--有一种回忆喊赶圩(赶集)!
赶 集赶集,本地话“趁圩”,就是在街天(圩日)上街的买卖交易活动。 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方式的变化,“赶集”,“圩日”逐渐淡化,一些年轻人都不知道当地哪天是街天(圩日)了。
有的乡镇,街天跟一般日子确实没什么两样了。而有的乡镇,比如山口镇,有两个集市,一个在镇上(三,六,九是街天),另一个在乡村里(一,四,七是圩日)。街天跟平常日子还是有挺大区别的。
http://pic.app.hepu123w.com/front2_0_369458_lo0emlMKGMjGHfOn7_Ug88Ck211t.1638169815_15_10_29.jpg
不同之处主要是人流,物流量上的差异。街天当日,商品,物品更丰富,人流量交易量也大,价格上也有差异。每逢街天,都有不少农户摆卖自己的农副产品,家鸡,土鸭,土特产或者自己加工制作的手艺品,传统美食等。他们一般早早来到市场上,就是想卖得个好价位和快手卖出自己的货品,赶早回家干其他的活。
而有的人就是喜欢买他们这些纯天然,接近纯天然的货真价实的东西。这些农户卖自产的农副产品,价格随时间的变化而浮动,早上卖一个稍高点的价,随后逐渐降低价位甩卖。因为他们心里想着反正是自产的,不十分亏卖贱卖就行,最主要是他们一心想快点卖掉回去忙其他活。虽然这些货品跟超市的相比较,卖相不佳,但还是比较受部分人的青睐。
http://pic.app.hepu123w.com/front2_0_369458_lmLlekIuXr2zvaMqXzxzfa7cVf59.1638169879_15_11_47.jpg
http://pic.app.hepu123w.com/front2_0_369458_lhO15XYRUi4wvG67I_qffXgZFNir.1638169879_15_11_35.jpg
卖完自己农副产品,他们也会顺便挑些日常生活用品,风味食品买回家。有的觉得自己走运,卖自己农副产品价位比同伴高了点,着数了,高兴,兴头来了就拉上平日里的同伴到餐饮摊开心饮上两口。呵呵,酒入口,话就自然多了。有的挑了买到了合自己心意的日常生活用品,肉类,海鲜,或者水果点心等,心里也乐滋滋的跟一同来的伙伴分享,笑嘻嘻的说抵手(划算)了。
http://pic.app.hepu123w.com/front2_0_369458_ljetZSPXFeUxelZB4NrZCwGMsO2E.1638169971_15_12_56.jpg
如果街天恰逢周六周日,那就更加活跃,喧闹。因不少父母会带着小孩一起,买衣服,买鞋子,买学习用品。当然,更少不了买孩子爱吃的零食。
回想小小时候,我们也十分盼望周日恰逢街天。觉得跟着大人或者同伴三五成群一起赶集,看热闹是挺快乐的一天。
http://pic.app.hepu123w.com/front2_0_369458_lplZii_39zYxT9hCcDPwxnHqg_zM.1638170020_15_13_56.jpg
记得小时候父母最大的谎言就是:今天那个老板他没来,所以答应给你买的东西,没有!:(:(:( 现在天天是圩日 感觉楼主是上了年纪的山口人。
现在天天是圩日
镇上的圩日好玩 好帖,石康和常乐也有圩日吧